員工離職了,你卻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他做的挺好的啊,也沒少表揚,也沒少激勵,該關懷的也關懷了,他怎麼還是走了呢?
也許你了解了之後會啼笑皆非,因為他告訴你的原因是:廚房太熱了,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你想:這個行業不都這樣的嗎?誰家後廚不熱,誰家餐廳給員工吃山珍海味,住獨棟別墅啊?
還真別抬槓,其實員工介意的那些,都是最基礎的,他並沒有太過分的要求,只是想工作得更好一點而已,只需一點小改變,就能輕鬆得到員工心!
1員工的工作環境:舒適才能效率高
在工作中面對最多的當然是工作環境,環境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工作效率。
廚房的設置很大部分為大空間相連開式,熱菜、冷葷、麵食、水台等部門都在一個廚房裡,且洗碗間也占據了廚房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這種廚房檔口設置有很多弊端,各部門的物料放置與存儲都很不方便;也不利於統一分配各部門衛生清潔區,誰也不願意去打掃「公用」的地方;出菜高峰期,容易產生擁擠的現象,廚房溫度一直居高不下,嚴重影響員工情緒。
怎麼改善這種情況呢?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廚房模式,可以採用間隔分離式。
原來各部門檔口基本上按照原來擺放,但是卻用玻璃窗把各部門工作範圍間隔開,給予添置相應的排風、冰箱,對各部門物料進行專項的使用與存儲,把原來的蒸箱間、水台間進行改動,重新設在與洗碗間相鄰的位置,改變了原來洗碗間占地面積過大的情況,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廚房整體使用空間。
這樣做,不僅加強了廚房的衛生清潔度,也為執行統一分配衛生管理區打下了基礎。
2員工的就餐情況:在吃好後把工作做好
解決好廚房工作人員的就餐狀況,能在很大程度上讓員工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更加一心一意地為店裡出力。
餐飲店大部分的工作餐是這樣子來的:或提供土豆、白菜等一些比較低的菜類,或是用原料的下腳料,甚至為了節省成本用「白水」煮菜。
其實,作為廚師長與經理,對這一點絕不能忽視。「人是鐵,飯是鋼」,員工吃不好飯怎麼能好好地工作呢?做好員工工作餐,有很多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與前台經理進行交流與探討,在每月一號都在工作告示欄里,張貼出由廚師長、經理安排的員工工作餐列表,由後廚專職人員按照張貼標準做菜,每半個月改變一次員工工作餐列表。
在初期制定這類菜品列表時,也要根據季節來確定相應的菜品。冬天,就多做些燉菜、酸菜等;夏天,就多做些涼爽的可口拌菜,在溫度過高時會做一些綠豆湯,以減少工作人員中暑的幾率。
在傳統節日時,也要隨時改變員工伙食。春節期間,前台與後廚員工在一起動手包水餃,可以減緩員工不能回家過年產生的傷感,也加強了員工之間合作溝通的親切感。
3員工的宿舍管理: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廚房的工作量很大,忙活了一天後員工最想好好休息,在員工宿舍管理方面,下面一些建議可以供大家參考:
宿舍需要添置電視機,也需在寢室裝洗浴設備,員工下班後可以及時洗澡。對所有在寢員工進行統一編排,兩個人一組負責清掃寢室的衛生,由專門負責管理宿舍人員進行監督。
給每位員工提供兩套工作服,也可增加一名專業洗衣人員,負責廚房員工工作服的清洗工作,洗衣標準為每三天換一次,在工作服上有與自己相應的號碼來區別,在換洗與領取時憑著員工卡取送,這些措施可以多給員工創造些休息時間。
其實員工要的很簡單,就是吃好休息好工作好,然後按時拿到該得得工資,難道不是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