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37%民眾常吃保健食品,「抗過勞」保健產品最受重視

洪翠蝶| 2016-08-03| 檢舉

早晨,吃下一顆綜合維他命增加一天戰鬥力;下午,突然感到疲累,再吞一顆B群;因為時常便秘,每天都要喝一瓶優酪乳來幫助腸道運作…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這場景似乎常上演。

台灣民眾一年吃掉1000億元的保健食品,可以蓋起1.5座台北101大樓!但民眾花大錢吃高檔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健康遠見》今(9/21)舉辦「保健食品全指南」出刊記者會,除公布最新「民眾保健食品消費行為」調查,更邀請認為可適時吃保健食品的新光醫院腎臟科江守山醫師、支持天然飲食均衡的林口長庚腎臟科顏宗海主任,以及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 周怡姿現身分享,從各方專家觀點,釐清保健食品迷思。

僅37%常吃保健食品,

民眾對保健食品的定義認知不足?

《健康遠見》在7月中旬進行「保健食品消費行為調查」,針對25歲以上民眾電話調查,完成1002份有效樣本。雖然台灣人愛吃補是一般人的印象,但本次調查發現,只有37%民眾常吃保健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表1)。

專家分析,只有37%民眾回答有吃保健食品,可能是因為多數人對保健食品的定義與認知不夠,以致雖然有吃,卻不知道吃的也算保健食品。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說,其實包括養樂多、優酪乳、乳酸菌、健康茶飲,及傳統食物的燕麥、高鈣奶粉,這些都算保健食品。

最常吃維他命 鈣片其次

維他命B群 網友熱搜第一

至於有吃保健食品的民眾中,最常吃的是哪些產品?結果發現,在經常吃保健食品的民眾中,以維他命排第一(67.5%)、鈣片第二(23.8%)、葉黃素或玉米黃素第三(12.4%)、魚油第四(10.9%)(表2)。

至於民眾吃保健食品的理由,依序則是補充營養(27.2%)、消除疲勞(26.4%)、強化骨骼(22.5%)和保護視力(13.2%),清楚對應著民眾吃的保健食品種類。也就是說,吃維他命為了補充營養,吃鈣片強化骨骼、吃葉黃素保護視力(表3)。

對比網路大數據結果,名列網友熱搜的「十大保健食品榜首」是維他命B群,網路聲量占比達20.59%,唯一領先,顯示「抗過勞的保健食品」最受重視。其次為綜合維他命、葡萄糖胺,但2~5名的聲量占比,都在10%左右,差距不大(表3-1)。

54.8%民眾有固定服用習慣

然而,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藥,需要固定吃嗎?當詢問民眾服用的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常吃保健食品的人當中,五成五會固定經常吃;想到才偶爾吃的,有三成七;以前有吃,現在幾乎放著不吃的,占5.3%;身體不適才趕緊吃的有1.8%(表4)。專家認為,因保健食品是食品,吃了不一定會立即改善身體狀況,很多人會因沒有感覺而吃吃停停,想到才偶而吃。

不吃原因:太貴、擔心副作用

調查中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保健食品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主要理由是價錢過高(27.8%),其次為擔心副作用(25.3%),認為從食物中就能攝取營養素的比例居第三高(23.8%)。常忘了吃或怕麻煩、效果不好、口感不佳難吞嚥等等,也是不吃的原因(表5)。

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說,有「小綠人」標誌的健康食品,成分都須符合沒有副作用的安全標準。但健康食品既然宣稱功效,也就可能產生副作用的疑慮。不過當問及,保健食品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嗎?五成七民眾認為很有幫助或有點幫助,比例遠高於認為沒有幫助的24.9%(表6)。

口碑、專業意見都很重要

民眾又是從哪裡得知保健食品的訊息?結果親友(42.8%)、廣告(37.6%)、媒體報導(31.3%)和醫療專業人士(17.8%),是前四大管道(表7)。「呷好逗相報」的口碑行銷永遠是最效、最普遍的傳播方式,尤其保健食品百百種,口碑相傳更有力量。

再問及,民眾如何評估自己需不需要吃保健食品?醫師、藥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推薦,躍升為第一位,可見民眾還是相當信任專業意見(表8)。在購買行為上,很高比例的民眾是自己買給自己吃(表9)。這應與國人的自我健康意識提升有很大關係。

至於民眾購買保健食品的主要考慮因素為何?結果顯示,產品功效居首(42.9%),其次為親朋好友的使用經驗(40.8%)、品牌(38.0%)、政府認證、價格等(表10)。

品牌眾多 但民眾忠誠度高

民眾會花多少錢購買保健食品?調查顯示,曾購買保健食品的人當中,約1/4(27.1%)每月花500元以下;但也有1/4(25.4%)每月花費2001元以上購買保健食品。(表11)。購買地點則以藥妝店/藥局居多,其次為直銷、量販店、醫療院所、網路商店等通路(表12)。

最後問及民眾常吃的品牌,答案非常分散。第一是善存,第二是萊萃美,第三是武田、第四是安麗、第五是維骨力。前五大都是來自美、日、歐的外國品牌;前十大,也僅有一家本土的葡萄王入列。在民眾心中留下印象的這幾大品牌,都是歷史超過30年的知名企業,主力產品維他命,也是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品項。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很高比例的民眾並不清楚自己吃的品牌,可見保健食品業已是百家爭鳴的「紅海」市場(表13)。令人好奇的是,民眾對品牌有忠誠度嗎?針對最常吃的保健食品,四成六幾乎沒有換過品牌;三成六的人,偶爾換;不斷換的人,僅有3.3%(表14)。顯然民眾對保健食品的黏著度很強,如果吃了感覺不錯,大都不會輕易更換。不過,親友的「口碑行銷」或專業人士推薦,仍可能是驅使消費者改用新品牌的切入點。

調查說明:

1. 統籌單位:遠見民調中心

2. 調查時間:2015年7月16日至7月20日

3. 調查方式: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CATI)

4. 抽樣方法:等比例分層隨機抽樣,抽出電話門號後末二碼代以隨機亂數處理

5. 樣本規模:1002人

6. 抽樣誤差:對母體各項參數的推論,以95%信賴度估計最大抽樣誤差為±3.1%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2034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