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有什麼用?? 99%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One Pie ...| 2016-07-19| 檢舉

肚臍,中醫又稱之為「神闕穴」,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是心臟與腎臟的交通「門戶」,具有總領人體氣血的作用。

古人向來很看重肚臍,素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的說法。可以說,保養好肚臍,就是護好了身體健康的第一關。

肚臍、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

可別看這小小的疤痕,儘管它已經完成了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母體給胎兒輸送營養物質的傳送帶,但它仍然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

觀肚臍眼識健康

1、向上形肚臍: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形成一個上尖下寬的三角形,不論男女,多半他們的胃、膽囊和胰臟的情況不佳。

2、向下形肚臍:形狀與向上形相反,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亦要注意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疾病。

3、偏右形肚臍:易患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4、偏左形肚臍:腸胃不佳,宜注意便秘、大腸粘膜等疾病。

5、淺小形肚臍:肚臍眼又淺又小,具有這樣肚臍者,身體都較為虛弱,他們的體內激素分泌不正常,經常會感到渾身乏力。

6、海蛇形肚臍:因靜脈擴張使肚臍的周圍如海蛇纏繞一般,這種肚臍是肝硬化等肝臟疾病常見的徵兆。

7、凸出形肚臍:當腹內有大量積液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向外突出。

8、凹陷形肚臍:當腹內有炎症時,如粘連性結核性腹膜炎,肚臍向內凹陷。

另外,腹壁皮膚因緊緻而發亮,臍周圍靜脈突起、曲張。此種症狀主要見於肝硬化患者。

肚臍眼裡的泥能摳掉嗎

肚臍是比腹部其他地方皮膚與腹腔內聯繫要更緊密的,所以洗的方法不當,會對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不適,也就是肚子疼。

所以,肚臍眼裡的泥不是不能洗,而是應該保持清潔,但洗肚臍的方法比較講究:

不能像挖耳屎、鼻屎那樣用力,而是應該用棉簽一類較軟的東西沾上浴液,「點到為止」地清洗。

如何保養肚臍 1、按揉肚臍

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覺前,排空大小便,全身放鬆,仰臥在床上,露出腹部,兩手掌重疊放在肚臍上,先沿逆時針的方向揉108圈,再沿順時針的方向揉108圈。

此法可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肝臟新陳代謝,並使氣血兩旺,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能提高身體抵抗力。

2、艾灸肚臍

可用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艾條懸灸每穴施灸10-20分鐘,艾灸儀灸每穴施灸30-50分鐘,以局部出現溫熱潮紅為度。此法可起到助元氣、抗病、強身的保健作用。

3、藥敷肚臍

治療風寒感冒可用藥物敷臍法。將白芥子3克研磨成細末,把藥粉放入肚臍內,將暖水袋隔布放置在肚臍部位熨燙,感到出汗後取下。

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可選用胡椒、乾薑、香附,研磨成粉末後,用黃酒調成糊狀,再用紗布將其覆蓋在肚臍上,以透氣膠布固定,連用2~7天。

4、肚臍拔罐

選大號火罐一個,用閃火法,將火罐拔在肚臍上,5~10分鐘取罐。肚臍拔罐可治療哮喘、痢疾、久瀉、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再配以足三里穴(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的中心處)拔罐,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強食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799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