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伊卡洛斯 這個故事與地球的命運有關,一切都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在2008年的一次調查開始說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小組對太平洋沉積物進行深度調查時撈起了一塊遠古碎片,這是固化的沉積樣本,簡單分析發現其中擁有放射性鐵同位素。首席研究員Anton Wallner博士對此並沒有在意,回到實驗室後對同位素痕跡進行了研究,發現鐵-60原子在地球上的量是極少的,但這裡卻異常高。我們知道燃燒殆盡的恆星會在巨大的爆炸中滅亡,天文學家們一直在懷疑這些爆炸殘留物可能影響到地球。
目前至少有兩篇論文指出地球受到了不止來自一個超新星的連續轟炸,事實上是一系列古老的超新星轟炸。超新星爆炸的結果是致命的,重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會進入附近的空間,其中鐵-60同位素的半衰期為260萬年。
今天地球上發現的鐵-60同位素痕跡肯定來自距今不遠的一次超新星爆發事件,而這塊從太平洋底部撈起來的沉積碎片解釋了一切,其中存在距今170萬年的超新星輻射碎片。
最新的鑑定發現這些超新星殘留物的來源距離地球約325光年,別看1光年似乎很遙遠,但這個距離是致命的。柏林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認為在這個距離之內是死亡地帶,超新星爆發產生的碎片輻射可頃刻間摧毀地球大部分生命,至少在表面上的都會死絕。最新的計算表明,地球至少遭遇兩次超新星洗禮,一個在170萬年前至320萬年前,另一個是650萬年前至870萬年前。
科學家認為超新星距離我們小於300光年時,在白天是可見的,其亮度類似於月球的亮度。堪薩斯大學的教授,天體物理學家Adrian Melott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稱,這塊來自太平洋的遠古沉積碎片記錄了那次超新星事件,時間與地球的上新世到更新世時期的冰期是一致,地球生命出現大幅度下降。
科學家認為其中隱藏了一個恐怖的事實,在300光年之內的宇宙空間仍然存在一定數量的恆星,一旦它們進入超新星爆發階段,那麼地球生命還將遭遇一次洗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7557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