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16萬家餐飲店鋪關門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分享知識| 2016-06-24| 檢舉

2015年,餐飲行業湧現出一批關店潮,單從北上廣深4個城市來看餐飲關店達到16萬家,其中上海關店6萬多家,意味著以上海為例,平均每天關店數量達到350家。此外,據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2310億元,同比增長11.7%,整個網際網路服務市場規模達到3613.5億元,2015年網際網路餐飲交易額不足2000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傳統餐飲網際網路化程度不夠,有很大發展空間。餐飲網際網路化從團購、外賣到現在各個細分領域、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網際網路創新,網際網路工具、手段屬性越發鮮明。不過,傳統餐飲網際網路化最大的問題是傳統餐飲人精通餐飲,但對網際網路認識不夠深刻,比起網際網路理論,提高的營收對他們更有說服力。

餐飲行業的三高問題

對餐廳而言,食材成本每上漲10%,餐飲企業毛利會降低約3.5%;人力成本每上漲10%,毛利會降低約3%。「三高一低」是餐飲業老生常談的話題。利用網際網路工具,通過為餐廳提供支付管理系統,節省收款環節人工成本、時間成本;通過對傳統會員卡方式變革,將餐廳會員信息數據化,以數據分析結果為顧客畫像,精準營銷,留住老客等,打破餐飲運營的各個瓶頸,降低運營成本,提昇運營效率。

餐飲行業的粗狂式經營

在像我們十堰這樣的四線城市,你會發現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個餐飲店的老闆不但經營著他的餐飲行業,同時還還有酒店,會所,ktv,房地產等多個產業,而且每個店面的管理基本依靠親屬。這就導致店面整體的管理水平與管理方式還停留在粗放原始自生長階段。

傳統思維成為發展禁錮

很多老闆傳統行業出身,學習新東西的願望並不夠強烈。的確在網際網路時代,所謂的某些O2O之類的項目喜歡忽悠商家,讓他們不太相信網際網路能夠對店面銷售有幫助,所以對網際網路等新生事物採取了放任,尤其對微信微博等的應用上並不太擅長,成為短板。

在這個時代,餐飲行業如何走出困境,靠的是所有熱愛這個行業的人的決心和共同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436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