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是晚上的十點,周香福的店舖裡,依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陣陣肉香氣從店裡飄出,慢慢升騰,和重慶的夜,漸漸融為一體。
周香福是重慶人,家中排行第六;他經營著一個餐館,名字叫做「周老六刨豬湯」。
▲重慶的夜和周老六的刨豬湯
他的四五個店鋪相互連著,佔了整條街的四分之一,每個店鋪生意都很好。
服務員忙著端菜盛米,周老六則坐在店外的椅子上,悠閒自在地抽著煙。
他斜挎著個包,裡面裝滿零錢,顧客買單後,收銀員便把錢交給他,拿走找零錢,再兌給客人。
周老六不時地看看街道上的人群和自己的店鋪,若聽到了店裡客人講的笑話,他還會微微笑起來。
對周老六而言,他所有的收入都來自這幾間刨豬湯館,當然,這些也是一家人的全部生活來源。
重慶人逢年過節或者遇到喜事,都會用刨豬湯招待客人。
在以前,只有過年才能吃上一口解解饞,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加上刨豬湯館很多,約上三五好友,隨時都能吃上。
過年的時候,人們會給自家養的一年的豬,戴上一朵紅帶挽成的花,以示喜慶,然後請村子裡經驗豐富的屠夫來宰殺。
鞭炮一響,這邊廂的屠夫就開始了。
豬被開膛之後,豬腸豬肺等物迅速被掏出。然後拿到水龍頭下沖洗,豬腿和豬排會剔乾淨,焯一下水。之後再放入冷水中煮,放些蔥段和薑片,紹興的黃酒,少許的鹽,大火煮沸後,轉小火兩個鐘頭。
豬腸洗淨之後,放入水中煮熟,待用即可。
豬肉,血旺,豬肝,豬肺都洗乾淨切好,留著待用。
豬骨湯滾沸兩個小時後,再將這些放入湯中,煮熟,放些鹽,調好味,盛進大盆裡,即成「刨豬湯」。
周老六說:「我們農村都叫'殺豬湯',但是,用做店舖的名字就有些煞氣了,豬腸豬肝什麼的,都是從豬肚子裡刨出來的,叫'刨豬湯'也更貼切。」
重慶的刨豬湯館不知有多少,但最有名的,還是周老六刨豬湯。「我用的是農村散養的土豬,新鮮宰殺,不過夜,吃的就是這個新鮮味兒,亂七八糟的調料不放,原汁原味,當然好吃撒。我的湯館開了十幾年,靠的就是這個鮮味兒。」
重慶人喜吃辣,刨豬湯則趨於鹹香清淡。
所以,端上這盆湯的時候,主人就會給每個客人發一個油碟,內放炸好舂碎的干辣椒,再撒些蔥花。吃時,將骨湯舀上幾勺進去,蘸肉吃。
▲端湯的時候,要給客人發一個油碟
在周老六的店舖裡,刨豬湯的盆底還會鋪上一層生包菜。
刨豬湯顏色泛白,肉香濃郁,很是惹人胃口,仔細嗅來,隱隱有包菜的清香,舀一勺送進嘴裡,鹹淡適中,不油不膩。
豬肉嚼起來很滑,也有嚼頭;豬腸柔脆,內裡則很筋;血旺最嫩,裡面的小孔填滿了湯汁,很入味,血旺不能大口吃,否則會很燙;至於包菜,剛開始時,被熱湯一燙,入味雖慢,但吃起來很脆,配著湯入口最合適,到了最後,包菜被燙熟,沒有了脆感,可以夾一片,配大米吃,很是可口。
▲鹹香清淡的刨豬湯
周老六用的是當地的海椒,辣味很霸道,豬肉蘸些辣椒吃,確實很過癮。
周老六店裡的刨豬湯分大小份,最大份可供七八個成年人食用,最小份,兩三個人也夠吃。
重慶餐館裡的米飯都是免費的,豬肉實在不夠吃,米飯也能填飽肚子。
很多人來店裡,基本都是點一份刨豬湯,兩個涼拌青菜和幾瓶啤酒就夠了。
愛吃辣的重慶人,對這盆清淡的刨豬湯卻情有獨鍾,如果不去重慶,確實很難想像。
或許,人們就是喜歡這股熱鬧勁兒。親朋好友都到了,大家歡聚一堂,家中最好的吃食就是豬肉,刨豬湯美味,做法簡單,上菜快,不會讓客人等太久而餓肚子,當然,這道菜也能體現出主人對客人的禮遇——我把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了。
東北有道名菜,叫做「殺豬菜」,與之相仿,最早的起源也是農村逢年過節之時,不過,殺豬菜會放不少的輔料,比如酸菜,凍豆腐,粉條什麼的,兩者的口感也略微接近。
很多時候,食物本身的美味,是要配合氛圍的,當你遇到高興事,你肯定願意和最親近的人分享,最好的慶祝,自然是一頓美餐;反之,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家人,再好的飯菜也味同嚼蠟。
刨豬湯說簡單點,就是一盆白水煮肉,卻很受重慶人的熱捧,道理簡單至極:因為吃這道菜時,身邊坐著的,全是自己喜歡的人。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