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五種慘絕人寰的食物,請考慮清楚在觀看但還是很重要的!!

BoraYoo ...| 2016-06-11| 檢舉

還記得微博上曾流行過的《史上最難喝的五種飲料》嗎? 據說,被稱作「世界最臭的食物」——鯡魚罐頭能分分鐘甩掉它們N條街。

傳說中的鯡魚罐頭 關於鯡魚罐頭,其來源最有可能的考據是早期瑞典人使用適量的鹽搭配發酵的方式來防止食物腐化,以用來節省珍貴的鹽巴費用。還有一傳說是源自16世紀時一群瑞典水手曾將部分即將腐壞的魚用哄騙的方式賣給幾名芬蘭人,一年後水手們重回舊地時;遇見先前的芬蘭人問他們還有沒有那些即將腐壞的魚賣,之後在好奇心驅使下瑞典水手便試一試這些魚,發現味道也不錯。 味道也不錯?看吃過鯡魚罐頭的人臉上的表情根本不能相信味道還不錯好嘛! 這種「生化武器」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在鯡魚身上抹鹽,發酵20小時以去除血液。去掉頭和內臟,把鯡魚放入未經殺菌的筒子,讓它在較淡的鹽水中自然發酵1至2個月,溫度控制在15至20攝氏度。在鯡魚罐頭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Haloanaerobium」的厭氧細菌,而罐頭的異味也來自於此,該菌種在發酵過程中除了會製造出二氧化碳外,另包括其它帶有異味的化學物質如乙酸、丙酸、丁酸及硫化氫(臭雞蛋氣味)等。 (咦,乙酸和丁酸的成分有點眼熟啊……)

日本NHK曾以儀器測量鹽腌鯡魚異味的數值,之後其測量結果高達8070Au,而同樣帶有強烈氣味的臭豆腐僅為420Au,前者足足多了近20倍!

我發現,想要食用鯡魚罐頭還得注意這麼幾點: 1.打開罐頭前一定要通告周圍所有的人,不要在封閉的環境內開啟罐頭,不然後果很嚴重。 2.打開前要先放在冰箱裡冷藏,降低內部氣壓,如果在室溫打開可能會在開啟時噴出大量液體,難以收拾。 在1981年有一起訴案,一名德國房東因房客將鹽腌鯡魚罐頭的汁液濺在房內樓梯里,立即將房客驅除,雙方就此鬧上法院。之後因法官在法庭當場聞到證物——鹽腌鯡魚罐頭的味道後,就此判決房東無罪。 3. 嚴禁將這種罐頭帶上飛機,一旦因為氣壓問題引起罐頭破裂,可能產生安全隱患(英國航空和法國航空都明令禁止攜帶鹽腌鯡魚罐頭上機)。 2014年5月1日,胡迪克斯瓦爾一間倉庫起火,使倉庫內數千個正在發酵的鹽腌鯡魚罐頭髮生爆炸並飛出倉庫,據說發酵過的罐頭們在火中像小飛彈一樣,能飛過屋頂,越過海灣打進鄰居家裡。倉庫主人事後說,火災現場聞起來就像有人在煎臭鯡魚。 那些嘗了這個鯡魚罐頭的「勇士」都是如何評價的?

結果,瑞典有一個專門致力於推廣鯡魚罐頭的專家看了上面的腌鯡魚試吃之後非常生氣,說鯡魚根本不該那樣吃! 首先,罐頭必須保存在陰涼環境中,如果溫度太高的話,罐頭裡的乳酸就會把蛋白質全都破壞掉了,魚就消失了! 其次你還需要準備黃油、腌鯡魚、洋蔥、番茄、薄餅、土豆(啤酒、伏特加、酸奶油)。 一種吃法是:剔除魚骨之後,就著土豆和伏特加直接大口吃下去;還有一種是:切除魚鰭,剔除魚骨和魚尾,然後用刀叉把肉打成泥。 在薄餅上抹一層黃油,再把鯡魚泥抹上去(因為很咸所以要鋪開),然後把切碎的土豆和其他配料都擺上去,像吃披薩那樣咬著吃。 看完如此溫和、淡定的吃法,似乎把鯡魚罐頭的臭味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呢。 對於吃貨來說,鯡魚罐頭也許是無法翻越的「高峰」,那麼下面這幾種食物,估計也有點懸。 Kiviak 腌海雀

這道驚心動魄盪氣迴腸的菜品,是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的民族美食,承載著因紐特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光榮。關於因紐特人,想必大家不會陌生。第一,他們長得和中國人差不多。所以有歷史學家說他們有可能是通過白令海峽遷徙到北美的中國人的後代。

這就是標準的因紐特人了,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幾乎和中國人沒什麼分別。第二由於因紐特人所棲息的北極圈,確實沒什麼物產也沒什麼烹飪方法。所以他們的日常飲食基本就是生吞活剝茹毛飲血。比如生吃鯨魚,而干嚼鯨魚油又是其中的代表。

但是,即便是這樣的食物,在腌海雀的面前也只有顫抖的份。那麼,這個腌海雀到底是啥?簡言之,就是把海雀放在海豹的肚子裡自然發酵而成的原生態美食。它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先捕獲侏儒海雀數百隻。這個胖乎乎的海雀,嚴格來講應當是海鷗的一種,棲息在北極圈,也是這道料理的主料。

然後,抓捕胖海豹一隻。因紐特人不會因為他萌萌的外表而對他的心慈手軟。雖然海豹也是因紐特人的主食之一,不過在這道菜里它可不是用來吃的。

接下來要做的是,把抓來的海雀和海豹宰殺,放在陰涼處晾一天,然後把海豹開膛破肚,掏空內臟,再將完整的不拔毛的海雀塞入海豹的肚子裡。據說,一隻海豹肚子裡可以塞入 100 多隻海雀。然後再將海豹肚子縫好,用海豹油封口,這樣可以防止蒼蠅來襲。

然後,填滿海雀的海豹屍體將被埋入陰涼的凍土層保存,任憑海豹肚子裡的胃酸與海雀自然發酵,醞釀,腐蝕,升華。在埋藏一年三年不等後,海豹將被取出,而其腹中的海雀也就成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酸爽的暗黑食物。當然,被取出的海雀不會被煮熟食用而是保持因紐特的一貫風格:生吃。具體如下

好像看起來沒什麼變化?對,沒錯,這個好像標本一樣的玩意就是發酵完成的海雀。由於羽毛與胃酸不會發生任何反應,所以這個海雀還保持了它臨終前的樣子。接下來,英勇的因紐特人民先把他的毛全拔下來,然後擼出一隻光禿禿的通紅的裸體的海雀,直接手撕食用。(話說看起來有些像風乾牛肉)

這種吃法,屬於入門級的水平。想要體會到腌海雀的奇妙之處,就必須使用以下辦法:拿起一隻腌好的海雀,不拔毛,不手撕。直接舉過頭頂,仰望著海雀隱匿在羽毛之下的菊花!然後,對準菊花,沒錯!就是菊花!一口氣將已經發酵的稀爛的海雀內臟(或是腦漿)吸入口中,任其流淌在舌尖齒縫。據體驗過的人說,這種感覺實在是難以名狀,類似海綿口感附加納豆的味道,又多了一絲絲動物的生猛原始的味道,一試難忘!

所以,這感覺就是不是熱翔,勝似熱翔! 但是,就是這海雀翔,卻是缺少維生素的因紐特人賴以生存的必須之物,也是當地人待客的佳品!如果你有幸到了北極圈,且被熱情邀請吃海雀的話,那麼,就請壯士乾了這碗翔! 臭頭 Stinkheads

無獨有偶,同在北極圈還有這樣一種食物,名叫 stinkheads,中文翻譯過來就叫臭頭。它是西伯利亞地區的獵人尤皮克人的「善存」。因為和因紐特人一樣,這個地方沒有什麼水果蔬菜,維生素的補充只能靠它。

這就是主料,大多是來自當地的國王鮭魚頭。尤皮克人會將鮭魚首尾分離,然後將魚頭整個塞入地下發酵。對於魚身,尤皮克人是不大感興趣的。

在製作完成出土的時候,它就呈現出這樣的色澤,並散發著一股奇怪的味道。對於臭頭,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我把它命名為「來自切爾諾比利的生化危機」,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其他更好的形容詞彙。更重要的是,相較於海雀的人畜無害,這個臭頭可不是鬧著玩的。因為,稍有不善,裡面腐敗的物質就能致命!這究竟是維生素,還是維死素,真是讓人捉摸不透。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兩樣?如此看來,周星馳是要好好自省一番了。

蚊子肉餅

在非洲坦尚尼亞和烏干達一帶的維多利亞湖,有這樣一種神奇的料理。在非洲這片神奇富饒的土地,動物才是主人。因而,蚊子的尺寸也異常的大。於是乎,在非洲人民的眼中,這就成為了絕美的佳肴——蚊子肉餅。

這就是蚊子肉餅的主料了,非洲大蚊子!不過,每到夏天蚊子豐收的季節,非洲的男女老少就會集體出動,拿出平底鍋,拍蚊子!

一鐵鍋呼下去,蚊子就被拍死,牢牢地黏在鍋底。根據聚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原理,久而久之,大約幾十萬隻蚊子就成了一塊大大的黑乎乎的肉餅。

然後,幾十萬隻蚊子的屍體,被這位老兄掏出來放在案板上,按照漢堡肉餅的大小,分成一塊一塊。乍看起來,倒是有那麼點安格斯牛肉的樣子。

接下來,就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上油鍋!當然,用油鍋煎大概是怕煎糊,所以非洲人民採用了導熱性能均勻的石板,作為煎肉餅的炊具,最大程度保持了蚊子肉的鮮美。

熱油配蚊子肉,一瞬間,美拉德反映伴隨著滋啦啦的聲音,蚊子肉香香飄萬里。幾經翻炒過後,蚊子肉餅終於出鍋。緊實緻密的蚊子肉,是大自然對非洲人民最好的饋贈。據說,這份包含了 50 萬個蚊子屍體的肉餅,其營養是牛肉的 6 倍之多!不要猶豫,伸出你的雙手,吮吸這份饋贈吧!

看著胸口的紅領巾,吃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我的心裡甜滋滋的,這樣的感覺好(惡)吃(心)極(死)了! 臭鯊魚 Hákarl 和開始的腌海雀類似,這個臭鯊魚(Hákarl)也是冰島這個物資缺乏的地區的傳統美食。臭鯊魚是用和中國人做臭豆腐類似的方法做成的,人們把捕來的鯊魚埋在沙子裡,經過3 至 6 個月長時間腐爛,然後再晾乾切成小方塊而成。

Hákarl 在冰島很受歡迎,做這個小吃要進行對無危害的鯊魚曬乾後發酵的過程,鯊魚往往要曬 4 到 5 個月。Hákarl 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做 glerhákarl,它是紅色的,來自於鯊魚的腹部,另一部分叫做 skyrhákarl,它又白又軟,來自於鯊魚的身體。

遠看好像中國的金華火腿,近看嘛好像發了霉的皮包。如果說鯡魚罐頭僅僅是臭的話,那麼這個才是真正的具有強烈刺激性的生化武器。因為,它的味道和氨水的味道極其相似。什麼是氨水,如果你學過高中化學都知道,也就是老式公共廁所的味道。把公共廁所的味道吃進嘴裡是什麼體驗?請看下圖:

這鯊魚肉是好吃啊,是好吃啊,還是好吃啊???當然,為了讓公共廁所的味道更佳香馥和回味悠長,冰島人一般用以下食物配合風乾鯊魚來吃。

Rúgbraue,依靠火山高溫烘烤而成的黑麥麵包,富含濃郁的硫磺味。硫磺味是什麼味?硫磺香皂用過吧?你可以想像啃一大塊硫磺香皂的味道。當然,有人說這個麵包是屁味的。

Svie,烤全羊頭,一整個羊頭剁下來上爐子烤,菜品基本保留了羊就義之前的安詳表情。

黑死酒,不知道是不是專治黑死病的酒,反正這就是一種用香菜和土豆釀造成的高度酒,不過土豆的味道大概是聞不出,基本都是劇烈的香菜的味道。而且,別看這酒的度數不高,據說勁頭很足,是專治臭鯊魚的法寶。

綜上,以上搭配才是臭鯊魚的全套吃法。所以,在此真誠建議,最好的吃法就是一口氣喝半瓶黑死酒,然後便會一無所知,從而躲過一劫。 豆丹

最後一擊,來自我國連雲港的美食,豆丹,也就是菜青蟲了。首先強調,相較於以上幾樣,豆丹實際可是美味佳肴,但如果你看過他的製作過程,大概就會理解何為癩蛤蟆爬腳面的感覺了。同時,這種綠綠的蟲子,噴出的汁水總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各種生存之旅里的 boomer,你真的好意思下口吃?

先把這堆大肉蟲子放進開水鍋中,然後就可以看見這些蟲子在水中掙扎扭曲的樣子了,HIA, HIA, HIA!

接著,用擀麵杖將裡面「肉」擀出來,噗的一聲!一股汁水伴著一塊白肉,衝破頭顱,迸濺開來!

蟲皮是不好吃的,只能吃裡面的肉。這個蟲子,吃的就是個新鮮,這綠綠的汁水就開始發黑,近乎於膽汁的顏色。

這就是擀出的精華——蟲肉!

再看煮好的肉,你們會想到這是來自大蟲子肚子裡黏黏糊糊的肉嗎?其實,這個味道真的很好,類似口感順滑的蛋清,又很像雞肉,營養價值還很高,大概是牛肉的好多倍!不過我想,如果生吃的話,是不是營養價值更高呢? 我知道現在的你們一定是這個表情 趕緊的喝一瓶蛇草水壓壓驚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242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