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這一天,很多的朋友會發送互祝「端午節快樂」的簡訊。對此,非遺專家說,不是所有節日都能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端午節可以說:「端午安康。」
據中國文學史獲悉,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這天伍子胥被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說祝福的話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此外,端午節的名稱達二十多個,如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吃粽子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因為粽子有稜角,它的稜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將病魔、災害剷除。

夏天到來疾病多,端午節的這一天,人們用蘭草進行沐浴,這樣可以將即將產生的疾病和瘟疫驅走。在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
一吃吃五黃,需要吃名稱中帶有黃字的食物,如蛋黃、黃酒,也可以是黃瓜。意思是指這個季節青黃不接,吃黃色的食物就可以接上了。
二拴就是要拴葫蘆、掃把、五毒圖,代表著福、祿,生命延續安康,可以將壞的東西掃除,五毒圖則可以以毒攻毒。
三采就是采艾蒿,也是為了驅除霉運、不好的東西。
中國文學網了解到,民間還有戴五彩繩的說法,老人將五個顏色的繩子拴在孩子手腕腳脖上,第一場雨出現彩虹,把五彩繩扔進流水中,寓意驅走疾病。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這樣孩子不鬧,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
(文化責編:宋萌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202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