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炎熱夏天的到來,人們不僅會遭受高溫燥熱的煎熬,還容易受到疾病威脅,以下6大危害要極其小心。
頸椎怕吹
空調是大多數人對抗炎熱天氣的辦法之一,有些人喜歡在空調房間或吹電風扇工作或休息,低溫環境下血液循環會自然減慢,致頸部的肌肉、神經、脊髓受累,造成頸部椎間盤組織動力平衡失調,加之坐得太久還會造成頸部運動失調,從而使頸椎病的症狀加重。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喝水怕快
由於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眼睛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晨練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6點。
家裡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於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腸胃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在夏天,細菌、病毒、不潔食物等都是引發胃腸疾病的原因。例如未經徹底煮熟的蝦、蟹等海鮮,還有人們喜歡吃的涼菜、水果如果沒洗乾淨也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再加上高溫環境下,食物儲存不當會迅速變質,如不慎食用,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病從口入」,飲食衛生是保護腸胃的第一步。
天熱雖然會有胃口不佳的表現,但千萬別「不想吃」就不吃,或者突然「想吃」就去吃,空腹或者飲食不規律都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貪食冰鎮食品易患「冰箱病」
夏天天氣炎熱,許多人習慣吃冰涼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腸胃的不適,有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的消費者表示夏天會經常食用涼拌或冰的食物,認為天熱吃涼的更舒服,只有兩成人選擇只吃加熱了的食物。
雖然關於冰箱內保存食物不當致病的例子很多,可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把冰箱當作「保險箱」,不管是生的、熟的、吃不完剩下的等等,都往冰箱內一放,認為只要放進冰箱就不會腐敗變質,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其實,冰箱並不是「保險箱」,保存不當或使用不當都會造成食物變質。無論冷藏或冷凍,冰箱只能抑制細菌的繁殖,而不能凍死致病菌,甚至有些病菌在冰箱裡還可以繁殖、生長,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威脅。
100歲提醒:常見食物的保鮮時間表
鮮蛋:冷藏30~60天
熟蛋:冷藏6~7天
牛奶:冷藏5~6天
酸奶:冷藏7~10天
魚類:冷藏1~2天冷凍90~180天
牛肉:冷藏1~2天冷凍90天
肉排:冷藏2~3天,冷凍270天
香腸:冷藏9天,冷凍60天
雞肉:冷藏2~3天,冷凍360天
罐頭食品:未開罐冷藏360天
花生醬、芝麻醬:已開罐冷藏90天
咖啡:已開罐冷藏14天
蘋果:冷藏7~12天
柑桔:冷藏7天
梨:冷藏1~2天
熟西紅柿:冷藏12天
菠菜:冷藏3~5天
胡蘿蔔、芹菜:冷藏7~14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