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賺錢的餐企,還是值錢的餐企?

分享知識| 2016-05-31| 檢舉

任何餐飲企業都需要賺錢,但在資本眼裡,正在賺錢的餐飲企業反而不值錢。

這是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

1、一個擁有優秀主廚的餐廳兩個月就實現了盈利。

2、一個花費百萬研究標準路程的餐廳,一年還不賺錢。

在資本眼裡,第一種叫做很快能賺錢的餐企,第二種是有價值的餐企,因為第二種擴張起來更快、成本更低。

我們總結出「賺錢」的餐飲企業的三個特徵:

1經營業務範圍區域化

賺錢的餐飲企業的一個最普遍的特徵就是經營業務範圍區域化。比如某某市第一,或者說我主打的是某地區市場,這種公司一開始就被束縛到本區域內了,區域才多大的市場?交易額才多大?

想要知道為什麼資本不青睞區域化的餐飲企業,只需了解下風險投資的退出路徑就很清楚了。資本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放大企業價值,加速企業生長,最終通過上市/併購的手段實現資本的增值。大家可以從自己炒股的經驗去思考下,你會投資一個未來市場空間只有100萬的公司,還是投資一個未來市場空間100億的公司?

2依賴廚師,可複製性差

現在很多中餐店和特色餐飲標準化程度都不高,很多餐廳因為味道好,在當地贏得了很好的口碑,進而日日火爆。表面上看這樣的餐廳很有前途,其實在資本眼中,他們根本不會考慮投這樣的餐企。

餐飲的標準化、規模化、連鎖化運作,意味著現金流和快速複製擴張。資本是逐利的,一套成熟的套現模式是最吸引資本的東西。

3有利潤但是增長速度慢

前面說過因為資本的本質是逐利,如果回報率低,他們直接買銀行的共同基金產品就可以了,不需要把錢給你做投資。所以資本追求的是相對持續性的高回報,高回報背後是什麼?很簡單,就是高增長。

有些餐廳雖然每年利潤都在增長,但是在資本眼中太慢了。因為資本對於企業的考核標準,不再是營收,而是集中在用戶價值和用戶增長上。

所以,這也是很多餐飲企業的一個痛苦。餐飲企業想藉助資本發展,但是感覺資本又像老虎要吃人。因為資本來了就要快速開店,快速掙錢,快速變大,可能對一些安分守己的餐飲企業來說有巨大的挑戰。

一些不想拚命高增長的餐飲企業其實是不適合資本化的,做生意和資本化是兩個概念。

那麼,什麼叫值錢的餐企?

資本視角里真正有價值的餐企,叫做「值錢的餐企」,值錢的餐企不一定賺錢,衡量的標準也並非現金流,而是數據帶來的無限想像力。

同樣,我們也總結出值錢的餐廳的三個特徵:

1明確的細分領域定位,搶占業態市場前三

值錢的餐飲企業一定要有格局,不要看重眼前的蠅頭小利,一開始的心態一定是行業份額,而不是搶占現金流,對於資本來講,現金流並不那麼重要,搶占了市場份額之後,現金流只是早晚的問題。

所以,值錢的餐飲企業價值在於無限的想像力,如果餐飲企業能選擇一個好的切入點,並快速利用資本獲得大量的顧客,從而建立自己在本業態內的品牌和地位,逐漸形成市場份額的搶占優勢。這才是資本眼中有想像力的餐飲企業,資本的注入是為了放大企業被低估的價值。

2高度的流程化、標準化

餐飲的規模化與連鎖化決定了項目需要具有較強的可複製性。從餐飲產品的製作操作流程、到品控把握、再到服務模式等多個方面,保證項目的可複製性,讓顧客可以在不同門店都體驗到品質相同的產品與服務是資本最看重的。

雕爺牛腩憑兩家店就拿下6000萬元風投資金,目前估值更是高達10億元。「高複製性」——雕爺牛腩的老闆雕爺曾這樣解釋自己得到風投青睞的原因。同樣受資本青睞的小恆水餃一年之內拿到了真格基金、險峰華興等資本的三輪投資,僅5家店估值超億元。

3網際網路+餐飲

提到網際網路餐飲,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黃太吉。產品電商化,服務網際網路化將在快餐、夜宵、熟食、甜品等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品類發生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餐飲服務前後端任何可以結合網際網路提升效率、改變體驗或優化流程的領域,都會有資本加速流入、深度參與。拼豆夜宵、小蹄大作等餐企都是這一趨勢下的新產物。

因為資本喜歡快速複製的餐飲品牌,喜歡有效率的企業,喜歡追逐增值機會更多的創新項目。所以資本註定是喜歡所謂的網際網路餐飲的,最好是平台型的,能夠改變現有餐飲模式和格局的企業。

綜上,大家不難看出資本眼中賺錢的公司和值錢的公司之間的區別,本質區別就是三個字:想像力。所有的企業都需要賺錢,這是無可爭議的,只是時代不同了,生意也不同了,消費層次更是千變萬化。

餐飲人要了解的是,要相信資本是這個世界上決策最正確的一個群體,個體的投資人也許有判斷失誤,但總體而言,「錢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東西」。資本所追逐的大趨勢,僅從商業和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一定是有道理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057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