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補健康?該怎麼喝才是關鍵~
還記得之前和業務討論事情,發現他嘴唇好乾就順道提醒「你水是不是喝太少了?嘴唇都乾裂了!」當下他才意識到自己一整天都沒喝到水。而人體高達60-70%是水,就連電視廣告也時常提醒要多喝水,但喝太多就容易水中毒,到底該怎麼喝呢?
還記得小時候家母總是而提面命的說「每天要喝8杯水才會健康」,一般是指500cc,8大杯4000cc,但上班族平常很難喝到4000cc的水,所以總會從其他地方攝取水分,像是牛奶、豆漿、湯、蔬菜、水果等。
了解「人、時、地」來補充水分
每個季節溫度有所不同,像夏天悶熱容易影響皮表汗水流失的速度;而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濕度較高也影響水分蒸發;再來就是正常體重的成年人約為40公斤至80公斤左右,可飲用的水量以1500cc至3000cc為正常範圍(約30cc/kg)。當然還是需要看身體狀況,口渴需要補充水,而不是飲料,也不該一下子喝大量的水。
所以任何時刻都可以喝水?
我們一般的認知是口渴就喝水,所以也不會所謂的「喝水時間」。當然你也可以掌握喝水的時間來加強身體的運作,例如:早上5點到8點,是大腸排毒時間,建議可空腹喝大杯溫開水;下午3點至5點,則是膀胱排毒時間,可以在這時段飲用1-2杯的白開水;晚上7點至9點,則是腎臟排毒時間,可補充1-2杯的水份。(睡覺前一小時可別喝水,免得半夜尿床唷)
像我上班時總是會習慣用保溫杯、大杯馬克杯來裝水,除此可以提醒自己要喝水外,也可藉由定時的補充水分,達到身體均衡,還降低瓶裝垃圾環保愛地球!當然,也建議避免飲用礦泉水,造成腎臟的負擔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10226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