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接觸麻團釣法是在10年,在這之前我一直是玩水庫。
當時是陝西釣魚名人陳建建教給我的。
那時的我剛開始接觸黑坑,經常當空軍,當的都不好意思了!
就給陳大師電話請教,他告訴我了這種釣法,
第二天我就去實戰,
從第五桿開始上魚,
四個小時釣獲2-3斤鯉魚28條,
可以說,麻團釣法讓我完成了華麗的轉身,也由此開始了黑大坑中的沉浮。
從那以後我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麻團釣法,
也不講究餌料的搭配和水質魚情等等,
其實也是不會!半年下來,勝負對半吧。
第二年的時候,
經過了一個冬天的潛心修煉和請教學習,
心裡對這種釣法明白了很多,
自己也有在學習各種知識,讓我一下子茅塞頓開。
再後來就是在黑坑裡面常常坑冠,滿足感和成就感收穫的太多了。
閒話說了一大筐,
現在我就談談具體的心得:
1、麻團釣法是將顆粒狀或粉狀釣餌
利用釣餌的粘度粘裹於餌團上,
在餌料入水下降的過程中,給窩點附近的魚以極佳的視覺效果和誘食效果。
一般都是粘顆粒使用,
有時候也有沾粉碎的玉米、麥子。在天氣熱的時候,
我會在顆粒裡面加上篩過的荒食和三色鯉的大顆粒來誘魚,
效果還是不錯的。
2、剛開始的時候
用的是雀巢嬰兒米粉第一階段無味的,後來有了顆粒膠,
但是我還是喜歡用米粉,
或許這裡面有營養物質的關係吧,
我感覺用米粉比顆粒膠效果好。
3、由於粘顆粒餌料比重大
我在開餌的時候會加入一些膨脹粉,用來減輕比重,
而且餌料長時間不會返水。
用法:
一種是在開餌時直接和餌料活到一起,
另一種是先用水開膨脹粉,然後再將餌料和發好的膨脹粉活到一起。
4、麻團釣法的精髓在於誘釣結合
動態誘魚。由於垂釣中不停地拋竿揚竿,
不斷地有餌料在釣點散落,釣點的餌料也就越聚越多,
魚當然也會越聚越多。
所以,儘量選擇小一點的顆粒,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沾得多一點,
大顆粒容易一到水裡就脫落。
5、使用麻團釣法拋竿很重要
不能拋滿竿,否則你的窩子有可能就做在浮漂前面一米多的位置,
你會發現漂子前面魚泡很多,
但是就是不見魚來吃你的餌
那是魚在等你的下一桿的顆粒呢!
拋竿時候要保證兩顆餌料入水的的地方就是你的浮漂站立的地方,
這是一個技術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才可以。
我的體會是在拋的時候不要把小臂伸直,
基本上就是盪出去的,
在餌料如水的那一霎那,伸直小臂,讓浮漂衝到前面去,
餌料的重量自然會把浮漂拉回到入水點。
6、麻團釣法一開始要保持比較高的拋竿頻率,
就會在窩點形成不斷緩慢散落的魚餌,可有效避開小魚鬧窩,
同時也把窩子做好了。我一般都是先拋30桿做窩,
第一個10桿是在浮漂到位後抽掉,
第二個10桿是在浮漂走到一半的時候抽掉,
第三個10桿是在浮漂翻身站立開始下行2、3目的時候抽掉。
7、麻團釣法主要是針對小魚多,
鬧得厲害的釣場和釣老魚、滑魚,
使用麻團釣法,魚餌必須是大比重、粘稠、霧化慢的釣底餌料。
麻團魚餌從入水到餌料到底的過程中,
外表粘附的顆粒餌料基本都已脫落,
而到底的餌芯才是真正大魚吞噬的,
所以,餌芯的味型很重要!
8、麻團釣法我一般是用4.5米釣竿
太長了不好操作,而且容易餌料落點不一致,
影響做窩。
個人認為麻團釣法不適宜水深超過2米的水域使用。
9、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
就是你要粘的顆粒,要用魚的來源地的常用顆粒,
包括顆粒的味型都要符合,否則還是不行的。
10、由於麻團釣法餌料很黏
所以在施釣的過程中,要事先準備一盆水或者一塊濕布,
每次在上餌之前先把手弄潮濕再上餌,否則餌料不好搓到鉤上。
11、麻團釣法主要是用來偷驢
開釣日可能在搶魚階段要吃虧。
使用麻團釣法要注意線組搭配哦
如果成年老塘,你有可能會和巨物有親密接觸,
所以,失手繩要提前準備好!
所有的釣法都以一定的針對性,
還是要活學活用,
不要死搬硬套。
以上是我的一些使用麻團釣法的經驗,
不對之處,請各位看官劈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999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