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有哈味?! 哈密瓜來歷小知識

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形容哈密瓜有「哈味」,引起大家好奇什麼是哈味。綜觀各方討論,可以歸納出大家對哈味的想像來自名字跟味道;先不論如何才能正確形容哈密瓜的味道,我們可以從這兩方面來進一步理解哈密瓜。

以名字來說其實哈密瓜最早叫可洪(維吾爾語),而哈密瓜名稱是因為有個送瓜給皇帝的人叫哈密(王)!

新疆南部有個哈密盆地,清初皇帝封當地回族部落領袖一個哈密王的頭銜,叫他管理這塊土地跟人民。哈密王當然很樂意巴結這麼強大的盟友,定時送貢品和三節送禮。某次,哈密王送了別人給他的甜瓜當禮物到清宮中,康熙皇帝覺得真是美味,問了左右這是誰送的?臣子回答是新疆的哈密王送來的,康熙就開心的封它為「哈密瓜」(翻成白話文就是哈密王送的瓜這樣…),於是就變成現在大家熟知的哈密瓜。

至於形成哈密瓜的氣味的原因,則是瓜內含的水果酵素分解,產生脂類化合物,進而產生獨特的香甜味;氣味之外,哈密瓜本身也富含多種營養素:

○豐富鐵質:含量是雞肉2倍,幫助身體補血。

○多種抗氧化物質(β-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預防皮膚癌、黑斑、皮膚黑色素的效果,也幫助肌膚美白,還有 預防老化。

○多量的鉀:幫助降血壓。

○高膳食纖維:預防便秘和降低膽固醇。

這些零零種種的營養素加起來,造就出獨一無二的哈密瓜!

不過,重要的是,哈密瓜的熱量比其他水果來得低,在控制熱量時食用效果比其他水果來得好。雖然哈密瓜是夏天的水果,產季約在4-8月,算是季節限定的水果。但是我曾經吃過一款哈密瓜脆片,感覺像在吃餅乾,帶點纖維也脆口,但味道的確是哈密瓜;依照現代技術發展,維持一年四季都吃到哈密瓜也不是難事。

回到哈味影片主題,不難理解這去年的影片在今年一夕間爆紅原因,乃因大眾認為「哈味」是因為它叫哈密瓜而來(就像哈密王送瓜的故事),不是約定俗成的形容詞,更突顯趣味性;所以照著邏輯來看,要是哈密瓜沒改名,或許現在該叫「可味」。

然而食物的味道本來就見人見智,也許對其它人來這是一種蜜味、瓜味、生味、熟味、發酵味等等,不是每個人都很準確地形容感官的感受,所以大家除了對這件事會心一笑之餘,也可以品嚐看看,順便想想看自己心中的哈密瓜氣味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959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