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創業,你無法忽略的七道「隱形壁壘」

分享知識| 2016-05-24| 檢舉

投身於餐飲創業,可謂是這兩年的大潮,近來這股風依舊沒有停歇的跡象。鹿鹿的公眾號每天都會收到餐飲創業者的留言與諮詢,外出吃飯也會有朋友不斷來交流,探討自己的餐飲創業計劃,其中有不少,還是跨行創業者,毫無餐飲經驗的朋友。鹿鹿認為,接下來初入行創業者的成功難度將會越來越大,因為行業的專業化程度和速度越來越快,高手會越來越多,這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決定的。既然想要投身這個行業,你一定要對這個行業建立清醒的認知,洞察這個行業的本質—進入是不難的,難的是逾越這個行業的一道道「隱形壁壘」。

今天鹿鹿就來聊聊進入這個行業,你無法忽略的七道「隱形壁壘」。

一、商業模式壁壘

做餐飲,它的本質就是做生意,是一個商業行為。不管你是直營、加盟、財務投資、單店、連鎖、外賣、O2O、私廚……我們的餐飲創業行為都會隸屬於一種商業模式,區別就在於,大部分人一直在追隨、模仿別人的玩兒法,而高手卻在設計和制定新的遊戲規則。追隨策略本身並沒有錯,因為成本低、見效快,但是「副作用」呢?就是,如果不把別人的商業模式看透,一味抄襲,往往會得不償失。就好比你只看到別人的第一步棋,而別人已經規劃完了第三步棋;看到了別人賺錢,卻看不懂別人為什麼賺錢。與其一味追隨,不如多花些時間思考研究,把別人的模式讀懂看透,尋找成功模式的盲點和缺陷,很多創新即源於此。以戰略引領戰術實施,成功幾率必然增高不少。

二、產品技術壁壘

有些餐飲創業者,是基於新鮮的想法或個人興趣,邊創業邊摸索著打造產品,產品的打磨其實是需要付出時間,以及試錯成本的。而有的人在一開始,就掌握了某種產品「秘方」或技術,還在不斷研發、升級。舉個例子,一個湯包品牌,源自創始人繼承了蘇州老師傅的製法,對於麵皮、肉餡、湯汁皆有講究,再經過不斷的改良和創新,才有了現在的秘制配方,口味獨到、穩定。再說說雕爺牛腩,從「秘方」切入市場,又由幾位頂級大廚組成的豪華團隊,變了法兒的研發產品,以滿足它的菜單更替頻率和品牌定位。經營餐飲,產品永遠是最基本的要素,獨有專利和獨占式創新在任何一個品類里,都是極高的壁壘。

三、創業團隊壁壘

以前的餐飲創業,沒有什麼「團隊」概念,有一個好廚師,也許就能開出一個不錯的餐廳。而今天,如果你是一個人「孤軍奮戰」式的創業,會很艱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鹿鹿發現,越來越多高專業化的創業團隊,正在以極大人力、物力投入到餐飲行業。這樣的創業團隊,實現的是高手之間強強聯合,分工明確、執行力強、餐飲鏈條覆蓋面廣、落地速度與拓展速度快。如果還能有個領袖級的創始人,能量是非常驚人的。隨著行業的發展,這樣的「豪華型」對手已經在市場裡,越來越多的出現。中國有句話「事在人為」,現如今的餐飲行業,最稀缺不就是專業人才與團隊嗎?創業團隊本身也是壁壘之一。

四、供應鏈壁壘

餐飲的競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供應鏈。當你還在批發市場進貨的時候,TA們已深入供應鏈源頭,或者就是在依靠供應鏈的優勢,來切入餐飲行業。這意味著能夠更好的控制成本、把控品質,以及穩定的供給。舉個例子,鹿鹿之前寫過一篇講小龍蝦競爭的文章,其實今年小龍蝦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否能占有供應鏈的優勢。而事實上,根據鹿鹿的了解,一些小龍蝦品牌的創始人這兩年一直在解決供應鏈上的問題,為自己的快速發展做好準備。再說個例子,一個燒烤品牌,創始人是國內有實力的肉類供應商,很多同品類的競爭對手,都是從他下級代理手中拿貨。這種供應鏈優勢對於餐飲創業者,是可望不可及的。

五、社會資源壁壘

說到餐飲創業,初創業者、連續創業者、資深創業者、跨界創業者其實是共同存在的。因為大家的能力、經驗、資源都各不相同,存在客觀的差距是事實。同一個城市的一線購物中心,同樣是新品牌,你費盡力氣也難以進去,即使進去了也只能待在邊角位置,承擔著高額租金。別人卻可以依靠社會資源,以較低的租金,得到人流動線上的好位置,甚至招商部門會專門為它騰位補缺。深圳有這麼一個餐飲品牌,它的主品牌已經基本覆蓋了一線購物中心。從去年創建的子品牌,至今開設的幾家門店,依舊是主流購物中心,拿店能力可見一斑。

六、資本壁壘

剛才鹿鹿談到了一個詞,跨界創業者,其中有一種值得我們注意的——跨產業創業者,在當下的餐飲創業浪潮中,這樣的創業者也不在少數。當你帶著個人積蓄,謹慎的想進入餐飲行業,邊運營邊尋找多種途徑融資,TA們已帶著跨行業賺得的大量資本,雄心勃勃地來創業。同為創業者,同樣的從零開始,資本的量級的差異會直接影響到創業者的心態、敢於試錯的成本、品牌培育周期、風險承受能力與擴張能力。有些餐飲項目,本身是具有潛質的,但市場留給它的成長時間窗口越來越短,因為資本的後繼乏力,倒在了成功的前夕。而同品類的競爭對手,在從產業轉型到餐飲時,一旦新創品牌得到了市場驗證,它的原始積累對品牌的擴張助推非常有利。

七、品牌壁壘

餐飲行業的競爭已進入品牌競爭的階段,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餐飲主品類/細分品類/單品類,正在被一個個品牌占據著消費者心智。消費者對餐飲品牌的認知,以及認同感也在逐步建立起來。當創業者進入餐飲行業,面對競爭激烈的,或是已有強勢品牌的品類時,可以考慮一下,以中國之地大物博、品類繁多,又是否有更具市場空間及成長性、更匹配自我優勢的品類去進入,也許這樣成功的機率更大。品牌形成的壁壘,雖然無形,但因為根植於消費者心智之中,能量也會更強大。

對餐飲創業者來說,入行確實不難,但是這些隱形壁壘的存在,也是需要我們了解的。對於當下充滿熱情、創意與拼搏精神的創業者,在創業之前,或者就從現在開始,認真地去了解、研究這個行業,審視自我,尋找並放大自身的優勢,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切入點。還是那句話,戰略先行,戰術跟進,餐飲創業,更需要打有準備之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938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