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廚房管理的「不和諧」?

分享知識| 2016-05-21| 檢舉

作為餐飲企業管理者尤其行政總廚,首先要有一個平衡的心,掌握好平衡技巧,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服人。

春節過後,酒店的餐飲生意就隨之放緩,亦都開始安排員工的假日補休。同時有些企業也都會對個別崗位人員進行調整,期望在新的一年再創輝煌。在崗位調整的過程中,當然有高層或者不稱職者。通常過完春節後,調整崗位的部門人員以出品占的比例相對較大,為什麼會有所側重呢?依筆者從事本行業的體會,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潛意識問題,故此才有開頭的說法。

其實一個企業在適當時候作出崗位員工調整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但往往對出品部調整比較大,究其原因就是出品部的個別員工不是那麼「和諧」導致出品質量的不穩定,又或間接影響企業的整體管理質量,因為廚房的團隊組建時,一般通過朋友介紹,又或者相互推薦而來,隨著日子推移,很容易就會造就「小圈子」或者嚴重些的所謂「幫派」,當企業內部出現這樣不和諧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解決這個癥結。在行業中流行的廚房管理中大體有兩種,一種就是廚房大佬承包制,俗稱「包場」;另一種是公司制,即「入位」。當然,第一種只能靠大佬能力管好下面的「兄弟」;而第二種,那固然有部門主管去管理不同崗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拍檔」。但在這種情況下,當一個新入職的廚房主管去管理時,往往亦都不是那麼好開展工作的。有見及此,就派生出企業管理者如何對待廚房內部員工不協調的管理工作話題。

「幫派」形成之前,預防很簡單,但一旦形成再拆散就不那麼容易了。對這種事我深有體會,後來見得多了也總結出經驗:「堵」不如「疏」,一旦有了小團體,你就學會「駕馭」他們。我一般會分別找他們各個團體的領頭人談話,了解他們的爭議是什麼,再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設計「怎麼做大家才有飯吃、他們的小團體待遇會更高」。適當的時候,還會利用他們之間的「對立」,讓他們在工作中競爭起來,這樣效果反而會更好。記得有段時間有一個「線長」帶著他的一幫人做的出品不錯,其他「線長」及帶領的人做得卻不好,工作積極性也不高。我就分別找其他的領頭人給他們偷偷加勁,講人家做得好的那個「團體」怎麼團結、怎麼創新、怎麼跟他們較勁,他們一聽,立馬就「激」起來了,工作做得比以前更好了。

但是,我還規定,任何小團體里出現違規、違紀事件,領頭人都要承擔相應責任。這樣,也就在形式上默許了「小團體」的存在,並賦予相應的義務和責任。當然,作為餐飲企業管理者尤其行政總廚,首先要有一個平衡的心,掌握好平衡技巧,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服人。有時候,1+1並不等於2,兩個獨立的1,也許產生比2大的效果。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884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