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要得法,是的,如果你像專業自行車手那樣,
每周訓練超過40小時,再填鴨式地增加20小時,那麼恭喜你,
最終你會精疲力盡而非突飛猛進,科學表明,
30—75分鐘的自行車訓練可以讓你提高速度,增強耐力,提升踏頻,而長期、
穩定的努力不僅有助於促進循環系統的毛細血管網絡生長,
使細胞吸收更多的營養和氧氣,還能增強身體燃脂能力,
那究竟該怎樣提高我們的自行車運動水平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衝刺訓練
30-45分鐘30秒衝刺,
熱身10分鐘,
進行快速衝刺30秒,
然後減速騎行2.5分鐘。
堅持做12次,
最後減速讓身體自然降溫。這種訓練每周不超過兩次。
研究表明,30秒衝刺訓練可以提高最大攝氧量 :即身體極限下的最大耗氧量。
通過30秒間隔訓練,可以讓車手在四周內最大攝氧量提高3%,
40km計時賽速度提升超過4%。
二、提高踏頻
熱身五分鐘,換到小檔位,保持上身平穩,
踩踏流暢,以儘可能快的踏頻堅持一分鐘,
恢復3分鐘,做6-8組,最後讓身體自然降溫。
隨著訓練變得容易起來,要逐漸增加訓練時長並減少恢復時間。
三、增加耗氧量
45-60分鐘三重挑戰熱身15分鐘,
然後提高強度至9級(自感勞累分級,共10級),
該強度下堅持3分鐘,恢復3分鐘,重複2次以上。
以適中速度結束訓練,並讓身體自然冷卻。最大攝氧量即是體能上限,
為了提高體能,你需要通過這種方式挑戰身體極限,
努力讓肺部產生灼燒感,找到增加耗氧量的方法。
四、爬坡訓練
有兩種方法
一:標準山路重複訓練
熱身10-15分鐘,找一座大約需要五分鐘來攀爬的山,竭盡全力向上騎行,
保持最大踏頻,或保持極限狀態(RPE7)。
下坡時用3分鐘恢復體力。重複5次,休息。
二:採用更有機的方法
規劃一條10-15英里的騎行路線,其中包括4-6座山。
爬山時奮力攀登,兩山之間適度騎行。
正如一句老話:大山讓你變得更有實力。
五、超越極限
熱身10-15分鐘,增加強度,達到RPE8,
堅持5-6分鐘。降低強度,低於RPE6,持續5分鐘。
做3或4組。每兩組之間,你不會感覺體力完全恢復。
最後讓身體自然降溫。該訓練強度要求你持續輸出最大體力,
此時可以產生更多乳酸而身體無法完全吸收。
高強度的騎行要求你積極用力,雙腿耐力持久。
該訓練就是在提高耐力。
六、速度訓練
熱身10分鐘,提高速度,達到和40km計時賽一樣可持續的速度(強度約PRE7)。
堅持15分鐘,然後降低檔位,放鬆3分鐘,重複兩次以上。
隨著訓練的深入,你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健碩,需要增加訓練時間,減少恢復時間,
最後增加至1個小時。
你會在爬坡時更加有力,
縮短與對手的差距 :而且能夠維持高強度的體力輸出。
速度訓練使細胞產生能量的效率變得更高,提升體能極限。
七、增強耐力
找幾個朋友,訓練一下負重能力。
採用不同的隊列騎行:
可以單列,也可以試試雙列或者單雙結合。互相挑戰,看看誰是衝刺之王,
誰是登山冠軍。
和這樣一支小團隊騎行,
可以鍛鍊平衡能力,騎行技術,負重能力,解讀對手的預判能力,
以及團隊比賽策略。此外,這也充滿了樂趣。
穩定狀態在中等強度(RPE6)下騎行一個小時以上。
這種強度想要維持下來很艱難。確保呼吸均勻,腿部沒有灼痛感。
該方法提高了脂肪利用能力,減少了對碳水化合物和糖類的依賴,
增強了耐力。漸漸地,你會騎的更遠,
即使不減速也感覺更加舒適,穩定速度也會更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876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