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意義上的師徒關係,極具個人感情.色彩。徒弟除了要秉承廚藝上的行規、流派以外,生活中與師傅的關係也大多較為親密。不是有句老話叫「師徒如父子」嘛,講的就是這個情況。
隨著烹飪學校的普及,現在廚師圈子裡已經很少有傳統意義上的師徒關係了。平時大家叫「師傅」,更像是一種尊稱。
不過,廚房裡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師徒關係還是有的,我的第一個香港師傅就是如此。他算是我的廚師生涯中難得的貴人,當年他毫無保留地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雖然他已經移居加拿大了,可是感恩的心還是讓我對他充滿了牽掛。記得我們分別前,他在機場送給了我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並囑咐我等他走了後再看。等我打開筆記本時,我驚呆了,原來裡面是手寫的各式菜譜和各類原料在加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所有文字詳細得連下刀方法都寫得一清二楚。扉頁上工工整整的一行毛筆字更讓我熱淚盈眶——送給你一生的經驗!
不過,我也遇到過剛愎自用的師傅。說是師傅,可是除了一聲稱呼之外,沒有任何意義。他的手藝還可以,但私下裡卻沒有幾個人念他的好。記得有幾次他炒的菜不盡人意,邊上的徒弟提醒他是不是再重新炒一盤,哪知他當眾大發雷霆,說「我炒的有什麼問題?上!」等服務員把菜退回來時,他已經不知道溜達到哪裡去了,這黑鍋自然要我們來背了。
還有一次,他的朋友來吃飯,上樓陪客人前吩咐徒弟老王把菜做好點。那天恰好特別忙,他要了一條燉蛇,老王把高壓鍋放在煲仔爐上燜的時候,交待手下開鍋20分鐘後起鍋,然後自己就忙著炒菜去了,結果那煎檔肯定是有人急著用火,就把高壓鍋挪離了片刻,後來才重新放回去。可老王哪知道這事,而他手下也忙得稀里糊塗,不大一會就端上桌去了。沒過兩分鐘,師傅就端著那煲湯下來不依不饒,誰幹的?蛇咋會這麼硬?老王剛要解釋,師傅已把煲往餐檯上一摔:別解釋,解釋就是掩飾,都是些什麼東西!
打那以後,只要是他宴請客人,老王連碰都不會碰,其他人也心知肚明,能躲就躲,免得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最難忘的一次是,他又請朋友吃飯,等砧板配完菜拿給灶台時,幾個炒鍋師傅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炒,從前面推倒後面,又從後面推到前面,拖了將近一小時菜都沒上桌。等他到廚房來催菜時,才明白是怎麼回事。他當時也沒說什麼,而是自己苦著臉炒去了。
師徒關係中還有很多故事,我只不過說了兩個比較典型的,但不管怎樣,我覺得互相尊重是一個前提,「廚德有多高,廚藝才會有多深」,不具備這一點,其他的都是空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863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