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友都會問,紅蟲有毒嗎?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紅蟲是什麼,也存在一種疑惑,
不知道紅蟲是否有毒。其實紅蟲就是搖蚊幼蟲,並不是其他的紅線蟲或者其他生物,
而釣友常常會將水蚤,搖蚊幼蟲,
紅線蟲都錯誤當做紅蟲,
那麼我們就分別來說一說水蚤、紅線蟲、紅蟲是否有毒。
第一種:水蚤
水蚤,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鰓足亞綱。水蚤俗稱「紅蟲」,
是枝角類動物的通稱。體小,呈卵圓形,左右側扁,長僅1~3毫米。
春夏季一般僅能見到雌體,營單性生殖,
所產的卵稱「夏卵」,較小,卵殼薄,卵黃少,不需受精,可直接發育為成蟲。
這些成蟲多是雌蟲,再進行孤雌生殖。
因此,在短時間內能夠大量繁殖,呈一片紅色,故稱紅蟲。
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體小的雄蟲,開始進行兩性生殖,
所產的卵稱「冬卵」,冬卵較夏卵大,
卵殼較厚,卵黃多。受精的冬卵,又稱「休眠卵」,
渡過嚴寒或乾燥環境,於次年春季氣溫較高時發育為新的雌體。
除少數生活在海水中,
多為各種淡水水域中最常見的浮遊動物,是魚類的優良餌料。
水蚤濟南話俗稱魚蟲子,主要用來養金魚,個體比小米還小,
無法穿鉤釣魚,可以加入商品餌中。
老祖宗就用這個養的金魚,幾千年了,證實對人無害。
第二種:搖蚊幼蟲
搖蚊幼蟲又名血蟲,在各類水體中都有廣泛的分布,
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棲動物總量的50%~90%,
是多種經濟水生動物
如鯉、鯽、鯪、鱘、青魚、黃鱔、泥鰍、河蟹、鱉、龜等的優良天然餌料。
蟲體營養豐富,
含乾物質為1.4%;乾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為41%~62%,脂肪為2%~8%,
熱量為4卡/克。搖蚊幼蟲大小適宜,
適口性好;營養全面,能促進魚類的生長發育
不會引起飼養池的水質污染;殘存於飼養池中的搖蚊幼蟲不會對養殖對象產生危害,
因其大量攝取水體中的有機碎屑,還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
特別是很多經濟水生動物的幼體階段,更以搖蚊幼蟲為其主要天然餌料。
所以紅蟲即搖蚊幼蟲並沒有毒,但是因為該生物生長在水底淤泥中,
所以有細菌滋生,要注意防止細菌感染即可。

第三種:紅線蟲(水蚯蚓)
紅線蟲別名絲蚯蚓、水蚯蚓。外形特徵像蚯蚓幼體。
屬環節動物中水生寡毛類,
體色鮮紅或青灰色,細長,一般長4厘米左右,
最長可達10厘米。紅線蟲個體不大,長約100毫米,但群體產量較高。
紅線蟲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邊或河底的污泥中,
密集與污泥表層,一端固定在污泥中,
一端生出污泥在水中顫動,一遇到驚動,
立刻縮回污泥中。紅線蟲一般生活在河水、污水中,
繁殖能力隨著氣溫升高而增強。專家認為,紅線蟲不是寄生蟲,
吃了雖不會對人體有直接危害,
但由於它本身帶有的細菌及它的排泄物都能引起人的胃腸不適,
導致人們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同時它作為水體不幹凈的「指示生物」,
它的存在說明自來水在運送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受到了有機污染。
紅線蟲是養魚用的,最主要的就是紅線蟲生長環境是淤泥,
帶有有害細菌的可能性比紅蟲高很多。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