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常騎車的人而言,騎的路多了,難免會受點小傷。
但你是否明白真正的騎車損傷?
膝蓋作為騎車時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位,
今天就來談談關於膝蓋損傷的問題。
【如何分辨膝蓋是否真正損傷?】
情況1、
膝蓋區域大腿內側疼痛,非持續性,
往往在睡覺或者上班等長時間不動的情況下改變姿勢時發現,表現為輕微刺痛。
這種情況並非膝蓋損傷,而是大腿內側韌帶拉傷。
產生的原因多數是由於騎行姿勢本身不正確所致,最常見的就是騎車外八字腿。
此類情況多數並不嚴重,也不影響實際騎行。
需要減少運動強度,並且用鎖鞋來進行騎行姿勢的矯正。
情況2、
膝蓋區域靠上接縫處疼痛,非持續行,跟1情況類似,表現為脹痛或刺痛。
這種情況是由於大力踩車或者搖車導致肌肉和肌腱勞損,
常見於上山持續搖車之後。騎行時注意休息和減輕發力即可。
情況3、
膝蓋內側軟骨組織損傷,運動時膝蓋內有異物感,按壓膝蓋骨有脹痛,
前後左右搖動膝蓋骨會疼痛加劇。此類才是真正的膝蓋受損,
必須進行物理輔助治療,並且一段時間內不得進行大幅度活動。
【你是否知道不同原因對應不同的局部疼痛表現?】
膝蓋損傷的原因:
1、座墊過高可引起膝蓋外側疼痛。
2、座墊過低可引起膝蓋內側疼痛。
3、重檔高頻踩蹋可引起膝蓋骨後的痛疼,按壓痛點在膝蓋骨上。
4、車座太低致使膝關節過度彎曲。
5、蹬踏時兩腿左右晃動會使膝關節磨損。
【解決辦法】
1、車座的高度
車座調的太高的話,腳踏在6點方位時腿伸的太直,完全處於緊繃狀態,
這樣會使膝關節的張力太大。而車座調的太矮時,當腳踏在12點方位時膝關節曲的很緊,
這樣會使膝關節的壓力加大。這兩種狀態都會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將車座調整到合適的高度,
當腳踏踩到底時腿的伸曲角度應保持在170°左右,
不要刻意的猛力蹬車,利用體重的自然下墜去發力。
2、蹬踏的頻率
有些車友自身體力好,在騎行中尤其是爬坡,
為了體現速度與體能,為了比別人飛的更快
,使盡全力瘋狂地蹬車,根本不去在意蹬踏時的頻率,
殊不知人的膝關節畢竟強度有限,太大的力量輸出對膝關節影響非常大。
膝關節損傷嚴重的一般都是那些體力比較好,騎行時間比較久的人。
騎行時儘量用小齒輪比,提高踩踏頻率,不要齒輪比太重了,
採用輕快的踩蹬。開始用輕齒騎行,發力兩腿要均勻,不能過猛。
3、蹬踏的角度
要避免大腿內八或者外八騎行,很多車友習慣於內八字或外八字騎行,看似稀疏平常,
但對騎行卻影響很大,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不自然摩擦,
膝關節和軸承的原理很相似,當軸承保持水平運轉的時候可以達到最佳運行狀態,
但是內徑或外徑偏移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磨損。
正確的騎行姿勢是蹬踏動作完全保持在一個垂直的平面上。
使用自鎖腳踏會很好的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4、騎行的頻繁
任何一個零件用久了都會有磨損,人體的器官也一樣
,每天我們行走對膝關節也會有一定的磨損。
一般性磨損我們在休息時或者睡覺時膝關節內部會分泌一種類似潤滑劑的液體(滑液),
會自我修復膝關節,但磨損的太嚴重,
人體的自我修復系統跟不上磨損的速度,自然會出問題。
騎車應適量,要循序漸進,結合自己的實力去騎行,
不要盲目的增加騎行距離,時常保持膝關節的休息時間,
逐漸增強膝關節的承受力和強度。
5、騎行的環境
平時在騎行中,膝蓋一般不需要任何的保護,都不會得風濕,
因為膝關節處於不斷運動中,會自然產生熱量。但下雨時騎車,
對膝蓋絕對是一次摧殘,任何膝關節也抵擋不住雨淋風吹,
因為膝關節處在迎面向前的位置且直接經受著風雨的侵襲。
儘量減少雨中騎車的機會,如果要騎行請先將膝關節保護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