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養魚~知識補給站!

Asen| 2016-05-09| 檢舉

養魚的優點

對於忙碌的都市人而言,魚是最容易養的寵物之一,

養魚最大的優點是『不管居家環境如何都能養魚』,

魚沒有沾黏的毛髮,沒有地雷一般的便便要收拾,

也沒有鳥兒飛去逃離的問題。只需要一個比較安靜的空間,

和一個水族箱就可以養魚了!而且魚缸的日常維護每天只需要幾分鐘。

同時養魚也是一個培養小孩子愛護動物、負責任和觀察生態能力的良好選擇。

飼養的難易度

飼養淡水魚比海水魚來的容易,因為水族箱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系,

要模擬海洋生態的水質、鹽度、溫度、光照等等技術上都較難,

所以海水缸在技術上比淡水缸來得困難。

費用方面,由於運輸和維護的技術成本較高,海水魚也比淡水魚貴,

然而有些大型淡水魚也因為稀有少見而身價不凡,

例如曾在台灣造成飼養風潮的紅龍或是專家精心培育出的名種錦鯉都身價昂貴。

養魚新手可以從最常見、價格較便宜,適應力強,

受到許多人歡迎的淡水魚品種開始養,

關於這些魚種的飼養者較多,魚的相關飼養資訊也較普遍,同好者互相交流、

協助的機會也更多,甚至有這些魚種的俱樂部形成,

例如孔雀魚、燈魚、七彩神仙都是很容易接觸到的品種。

適合養魚嗎

決定養魚之前先想想是否真的想養魚?有許多是需要考慮的。

▲ 理由:

養魚的理由是什麼?喜歡美麗的水草造景?欣賞觀賞魚類的美麗?無心插柳?

動機確認後, 有助於日後興趣的維持。

▲ 時間: 新手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必須有耐心解決,同時花時間學習經驗。

▲ 空間: 多大的缸是適合的?居處有空間放置嗎?

▲ 環境: 維持一個生態環境的運作,是需要許多的設備來架構的。

▲ 費用: 這是一個會一直持續的花費預算,添購新魚、飼料錢、器材擴充更新等。

選條健康的魚

初學者最好選擇比較好養的魚種,

待學會了如何保育魚隻的經驗後,再進階到中高難度的魚種。

買魚注意事項

到熟習的商店去購買,或請相孰的朋友介紹。

購買前先觀察和決定想要的魚種,以及事前的養殖準備。

瞭解欲購買的魚類習性,考量魚體的大小,了解成年後會有多大,可否混養。

不買剛進店的魚,過一段時間等魚適應了人工環境之後再買進。

新手養魚不須要買名貴的或是稀有難養的種類。

不要選外觀有些病態,泳姿不正常擺動的魚,或是與死魚處在同一個空間的魚。

外表有缺陷:眼睛呈紅色、眼睛過大?魚鰭是否正常?

身上有白點?鰓蓋是否過度外開、動作過快?

選擇活力十足的魚,體色光澤鮮麗、體形完整及豐滿、

魚鰭完整無傷痕、眼珠明亮。 水族設備需求

開始養魚了,先養水一段時間,也可先種水草,過幾天再把魚放進去。

擺設的位置:

儘可能的避開冷氣直接吹到和太陽光直接照到的位置,水溫的上下變化會過鉅。

可近水源和電源處,但勿接近電器製品,以免水氣滲漏造成電器製品的故障。

魚兒對震動較敏感,所以擺設位置勿靠近門口處。

擺放的支架要夠穩固,位置要能夠承受重量,可墊一層保麗龍於底下,增加搖晃時的緩衝力。

水族缸:

壓克力製或玻璃製,大小、材質看個人所需,上方記的加上蓋,

可避免水分蒸發、減少熱量散失及避免魚隻跳出。

燈光照明:

養魚、養水草的目的就是要欣賞,充足的光照是必須的,不只照明之用,

也是細菌進行分解作用的催化劑和魚類進行新陳代謝的能量來源。

時間定時設定,約10-14小時的開啟時間。

不但有益魚兒的健康和水草的生長,也能控制青苔的發生。

過濾裝置:

過濾裝置大致可分為:過濾用的底砂、過濾器或滴流槽等。選擇通透性良好、

不容易阻塞的為原則,功效在於移除底層的廢物,保持水族箱的透明度;

移除魚體排放在水中溶解性的有毒廢物,讓水可循環可再使用。

打氣裝置:

室內水槽的水幾乎是在靜止的狀態,容易形成氧氣不足的狀況,

尤其是魚兒較多時。打氣裝置能促進水的波動,及分散加熱器產生的熱能。

加熱器:

大部分的觀賞魚所需水溫約為23-27°C ,冬天溫度較低時要適時的加溫,

加溫器要等它完全放入水中後才可以插上電源,以免加溫器燒壞。

底砂:

底砂的功效:裝飾,過濾及水草固定。

水草缸的底砂儘可能選擇中顆粒,通透性較強,可避免水草的根部缺氧。

飼養大型魚類的砂粒則些,避免大魚游動就塵土飛揚。

水質:

當水面有大量氣泡,顏色非透明清澈,有異味傳出時即是水質出了問題囉。

水的酸鹼值、硬度可以用測試劑測試,它能影響魚類及植物的健康、繁殖、生長甚至生命。

酸鹼值是指溶解於水的氫離子濃度,pH值6或7是較適宜的。

硬度是指溶解於水中的鎂離子與鈣離子等金屬鹽類的濃度,溶解量多時為硬水,少之為軟水。

大部分的魚喜歡軟水的生存條件。

過量的魚及過度的餵食,殘留的魚餌和魚的排泄物都會影響pH值的變化,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

有良好的過濾系統,並且定期換水。魚缸環保守則

1. 溫度恆定

保持水溫恆定對於淡水魚和海水魚都很重要的,

溫度的遽變對於置身其中的魚有相當大的傷害,

在台灣春夏季保持24-27℃之間的水溫並不難,但是在冬天室溫往往下降到15℃,

所以加溫設備是必要的,加溫時要注意除了水加溫,底沙的溫度也要維持同溫,

尤其是種植水草,讓水草的根部保暖,以免水草有一雙被凍僵的腳而發育不良喔。

2. 水質穩定

水族缸的水質穩定是水族動物幸福的泉源!海水缸的酸鹼度應維持在pH8.0-8.4,

而淡水缸可以接近中性pH7,因為不同的魚類對於水質的適應程度不太一樣,

如果有混養的情形,維持中性的水質對於各種魚類是最安全的作法。

此外,水中鈣、鎂離子的多寡也會影響水的軟硬程度,一般的自來水都已經是處理過的軟水,

但是自來水中也許還含有氯化合物之類、具有揮發性的淨水物殘留,

所以自來水放隔夜之後再使用有助於降低這些物質的濃度,或是加入雨水也可以軟化水質。

3. 自然的養分

自然的最好!對於水草和魚類而言,天然的食物就是最好的,

然而水中的養分和微量元素有許多在水質淨化的過程中流失,

或是淨化水中僅有的養分先被水草代謝耗盡,因此完整與均衡的營養添加物,

是維持水族生物健康成長的必要措施。養殖注意事項

4.過濾

可以想像魚兒生活在自己的尿尿和便便裡嗎?水族缸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系,

所以魚缸沒有好好照料很容易變成一缸死水,而天天換水是不太可能的事,

所以水的過濾,能夠加速清潔水中的雜質、

維持水的品質,而且過濾器能吸附水中的病菌等等,讓病菌不停留在水中,

過濾器的替換和清潔也十分重要。

5. 水流加速

水流動快速對於水族生物有幾項好處,首先,流動的水可以使得缸內的溫度平均,

而且養分也可以被帶往缸的各角落,讓生物代謝的廢物很快移除,

對於一些在湍急水域長大的魚類,更會喜歡、適應這個環境。

6.降低缸內衝突

不要把互相攻擊的魚種混養在一起

避免引進吃植物的魚類

可以引進會吃藻類的魚類

引進對於水質和水溫需求近似的魚種混養

選擇混養的魚種類,最好在習性上會均勻的分布在水缸的上層、中層、和下層

不要引進很挑食的魚種,而且要確定你能提供所有的魚適當的食物和空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656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