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流傳一句名言,
也是飼養水族的重要觀念:「水養魚、魚養菌、菌養水」,
這是一個循環的鐵三角。
要養菌、養水就必需要靠各式過濾設備去除髒汙、培菌養水,
這篇我們要來介紹魚缸過濾器內的核心「濾材」。
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濾材:
一、粗棉or白棉
最常見的第一層濾材,主要用於阻擋殘餌及魚隻排泄物等物理髒汙,
讓腐生菌可以在此繁殖分解,此部分需要時常的清洗及更換。
二、生化棉
一般生化棉設置於第二層,在粗棉or白棉之下,
生化棉的特性是不易爛且孔隙較大,適合作為硝化菌的培菌濾材,
當孔隙被髒污堵滿需要清洗的時候,
可以將部分生化棉取出使用原缸水進行簡單的清潔。
避免將全部生化棉取出及使用自來水直接清洗,
如此將造成過濾系統中的硝化菌消失殆盡,
容易造成系統崩解喪失分解有毒物質的能力。
網路上也流傳生化棉可以使用菜瓜布替代,這點筆者也有使用過,
將菜瓜布置放於自製的水妖精中,目前看來效果並不比生化棉差。
菜瓜布能有此效用主要是有幾點跟生化棉是相似的,久洗不易爛、
多孔隙等特點。菜瓜布使用前建議先用清水多沖洗幾次並用熱水煮過,
主要是怕菜瓜布是否有殘留的化學藥劑,雖然前置作業稍微麻煩點,
但只需要做一次就可以用很久了,
C / P值算是相當高的替代方案。
三、陶瓷環
提供硝化菌附著繁殖的濾材之一,陶瓷環使用陶土高溫燒結而成,
屬於中性材質不會對水中酸鹼值或硬度產生影響。
陶瓷環的品質優劣判斷大致有以下幾點可以分析:
孔隙的多寡 耐用性、是否堅固不易碎裂
四、生化球
常見的濾材之一,有部分玩家用法錯誤將整個生化球泡在水中,
這是錯誤的使用方法,生化球是利用不規則空隙製造最大表面積,
提供菌體繁殖生長的空間並且可以產生擾流的效果,
因此主要是放在滴流槽中讓水流流過生化球表面,可以將水層層曝氣。
也有玩家將生化球放置於圓筒內,
可以攪亂圓筒中的水流,讓硝化菌培養及過濾分解效果提升。
五、珊瑚沙
這是許多飼養孔雀魚或其他需要弱鹼性魚類時會採用的濾材,
因為珊瑚砂同時具有「弱鹼性」及「培菌」的兩大功能。
珊瑚砂會讓水中的酸鹼值呈現弱鹼性,
當水中的殘餌及髒污累積時會讓水中的酸鹼值慢慢酸化,
而珊瑚砂此時就能抑制水質酸化的速度且珊瑚砂的表面孔隙也相當的多,
這能有助於硝化菌的附著及繁殖。珊瑚砂與陶瓷環等濾材一樣,
不宜過度清潔使得培養起來的菌體被清洗光而導致過濾系統崩解。
六、活性碳
活性碳是種多孔性含碳物質,木炭及竹炭也都屬於活性碳。
活性碳同時具有「物理過濾」及「化學過濾」的功能,
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成分、色素、臭味等,
需注意若魚缸處於下藥期間需先將活性碳移除,
避免藥效都被活性碳吸附而無法產生治療效果,結
束用藥期間後可以將活性碳放回水中吸附水中殘餘的藥劑,使水質淨化。
七、泥炭土
取自於熱帶叢林落葉殘根腐化發酵後的濃縮萃取物,
置放於濾槽中可以慢慢釋放出腐質酸、維他命、微量元素等物質,
會漸漸讓水中的酸鹼值偏弱酸性,適用於弱酸性魚類及水草缸。
八、吸附性濾材
其它較為少見用在一般魚缸的吸附性濾材大概有以下幾種:
沸石 陰離子交換樹脂 陽離子交換樹脂 麥飯石
其實一般過濾流程不脫離以下步驟:
物理過濾 化學過濾(因人而異) 生物過濾
化學過濾這部分依據每個人的需求不同而可決定是否要加入,
活性碳及其他吸附性濾材就屬於化學過濾的部分。
但是物理過濾及生物過濾則是必需的,
依序放置合宜的濾材達到真正的先過濾、
後培菌的效果,則可以讓魚缸中的水質穩定下來,養出一缸漂亮的魚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596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