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零件都有使用壽命,如齒盤、鏈條、剎車皮、輪胎、線材等,
雖然可以參考騎乘里程數做為更換依據,但是每位車友的騎乘習慣並不相同,
如何根據件的外觀變化或使用情況加以了解呢?
以下針對消耗型零件依序說明,若有以下情況,則是建議更換的徵兆。
公路車胎
A. 以肉眼平視輪胎的頂端之處,如果已經呈現扁平形狀。
B. 輪胎磨耗指示已經消失。
C. 胎壁已經出現龜裂,發生爆胎的機率大增。
▲
本圖為全新的圓弧形狀。
登山車胎
A. 以巧克力輪胎來說,如果高度已經低於原來的一半。
B. 如果是一般胎紋的輪胎,中間的胎紋快要消失。
▲
正常情況示意圖。
剎車皮
A. 剎車皮的溝槽快要消失。
▲
正常情況示意圖。
內線與外管
A. 剎車或變速內線已經生鏽。
B. 剎車或變速內線的光澤變得比較暗沉。
C. 剎車或變速內線的末端已經分岔,作動時受力容易不平均,有發生斷裂的疑慮。
D. 按下剎把之後,內線回覆的時間變得較慢。
E. 已經按照正常步驟調整變速器,但還是不準確,建議先更換內線。
F. 如果確定剎車或變速內線一切正常,但是作動仍然不順暢,則建議考慮更換外管。
▲
正常情況示意圖。
鏈條
A. 使用簡易量規檢查鏈條的拉伸率,如果可以完整放入(下圖)。
B. 亦可使用電子量規,如果拉伸率達到0.8mm。
齒盤
A. 正常形狀是梯形,如果變成尖銳三角形考慮更換(下圖)
碟盤與來令片
A. 以手指觸摸,碟盤有明顯的凹陷。
B. 清潔碟盤之後,顏色光澤仍然偏暗,代表已經過度磨耗(下圖一)。
C. 以肉眼觀察來令片,磨耗已經超過一半(下圖為正常情況示意圖)。
輪圈剎車表面
A .以手指觸摸,表面有明顯的凹陷。
B. 清潔表面之後,顏色光澤仍然偏暗。
C. 表面的磨耗線已經消失不見。(下圖為正常情況示意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