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健行時消耗的能量若沒有獲得適當的補充,
容易使人的血糖降低,
進而引起噁心、
暈眩甚至抽筋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山上的事情誰都很難預料,
因此請記得:「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不論目的地的遠近,我們最好帶上一些行動糧以備不時之需。
以下十種登山補給品是美國人一日健行時常攜帶的行動糧,皆有各自的優缺點,
雖不見得符合台灣人的口味,但也不失為準備行動糧的參考,
大家可以依照存放時間、價格、垃圾生產量及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到底該帶哪些上山!
1.
鮪魚罐頭及餅乾
購買時記得選擇附有拉環的鮪魚罐頭,
如此一來才不需要另外帶開罐器增加重量。鮪魚豐富的蛋白質加上薄脆餅乾的碳水化合物是絕佳的組合。
2.
硬乳酪及餅乾
比起其他種類的乳酪,硬乳酪在常溫中能存放較久,
其中切達起司會是很好的選擇。若配上全麥餅乾,
更能增添許多風味。但帶硬乳酪還得要帶刀子,有點麻煩。
3.
花生醬
最好可以將花生醬裝在類似牙膏容器的軟管裡面。這樣不只可以直接從用軟管食用,
也可以擠在餅乾或是貝果上。
在塗滿花生醬的貝果上再灑滿葡萄乾,就是一份既營養又美味的健行點心啦!
4.
巧克力棒
雖然不耐高溫的特性是巧克力棒的一大缺點。
但其所含的高熱量卻能迅速補充身體缺失的能量,巧克力包裝紙也較好處理。
5.
新鮮水果
儘管果皮較難處理,但所提供的天然碳水化合物仍是許多人的登山良伴,
不過切記要選擇一些較耐壓的水果。如果不想吃果泥大餐的話,
香蕉、水蜜桃或是草莓這類較脆弱的水果最好還是別放進背包裡。
6.
牛肉乾
除了擁有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以外,牛肉乾絕佳的口感及風味更是讓人愛不釋口,
最重要的是它的重量很輕。登山時帶上一包,絕對能為整個旅程增添一番風味!
7.
水果乾
由於較能於高溫下存放,許多登山與健行客會捨棄新鮮水果,
轉而選種類較多樣化、熱量較高的水果乾。水果乾比水果較好攜帶,也沒有果皮要處理的問題。
8.
燕麥棒
許多人以為燕麥棒是低熱量的高纖食品,其實不然。燕麥棒主要由糖及油脂組成,
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偏高,效果和常見的能量棒很相似,相當適合被當作補給食品。
9.
能量棒
不管是營養成分、重量或是垃圾生產量,能量棒都是非常適合登山時攜帶的補給品,
唯一的問題是能量棒的價錢較其他補給品來得高。
到各大運動用品店逛逛,也許能以較優惠的價格買入。
10.
什錦堅果
什錦堅果變化性高,不僅可以任意搭配,
喜歡甜食的人也可以加點M&M巧克力、小塊的棉花糖等,讓簡單的補給品變得更可口。
參考資料:outdoorplaces.com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328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