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與我們朝夕相處的生活日用品,它們究竟用多久就該清洗更換了呢?不要等到因為這些不必要的事情過敏了、患癌了,才想起來哦~
這裡是《最全的日用品換洗時間表》,您收好咯~
項目一:臥室
1.睡衣 至少一周洗一次
據調查,18到30歲的男性同件睡衣會穿13晚才換洗,女性則是17晚!睡衣緊貼皮膚,而皮膚細胞會不斷脫落,上面充滿微生物,雖然它們通常無害,不過它們跑錯地方還是會造成問題。
例如:來自腸道的大腸桿菌跑去尿道,就可能引起膀胱炎。睡衣每穿兩次就該清洗,或至少一周洗一次。

2.枕頭 一月一洗,一年一換
枕芯用太久,不但對頭部和頸部的支撐作用會減弱,而且頭髮和頭皮上的油脂會滲透到枕芯中,滋生細菌,容易引起過敏和呼吸道疾病。一般枕芯使用1年就應該更換。
3.被套 一月一洗
多達45%的人從來沒有洗過他們的棉被!長時間不清洗棉被,棉被會帶有塵蟎、皮膚屑和真菌,容易導致過敏和感染,比如如鼻炎、蕁麻疹、結膜炎。棉被應每數個月清洗1次,
4.床單 一周洗一次
調查指出,三分之一的人每兩周洗一次床單。床鋪會成為人體細胞、細菌及身體分泌物的倉庫。溫暖潮濕的環境是塵蟎的溫床,而它們的排泄物會引起人們的過敏反應。
所以,每天早上都該拉開被子、開啟窗戶,揮發床單的水分及濕氣。還有,每周都要換洗床單,以60度的熱水清洗。
5.加濕器 兩天一清洗,隨用隨清
西德克薩斯過敏醫療中心主任米格爾●沃伯特表示:
加濕器清洗不當或沒有經常清洗,容易滋生黴菌和病原體,而後又噴出到空氣中,增加患病幾率。
此外,加濕器給空氣中增加太多水分,能讓你的家變成蟎蟲的溫床,易導致過敏等皮膚問題。
晚上運行加濕器後,記得把裡面的水都倒掉,使其完全乾燥。美國環境保護署還建議每隔兩天用刷子或洗滌器清洗加濕器中的沉積物。
項目二:衛生間
1.牙刷 三個月換一次
一個牙刷頭在使用半年之後,上面會含多達180萬個細菌,每用它刷一次牙等於「吞」下了6個噴嚏的唾液細菌!
牙刷需要每3個月更換一次,然後需要單獨存放,最好放在封閉的櫥櫃里。每次使用後要衝洗刷毛並徹底甩干!而每個月要將刷頭浸泡於滾水中5分鐘、或使用刷子清潔產品。
2.毛巾 一周一煮洗,三月換一次
毛巾很容易積聚細菌,我們生活中固然要注意毛巾的清洗和消毒,然而清洗、晾曬、高溫蒸煮等方式只能在短時間內控制細菌數量,並不能永久清除細菌。
建議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而不要等破損了再換。換掉的毛巾也可以用來做其他用,也不會浪費掉。
3.浴球 用後晾乾,三月一換
有些人洗澡時喜歡用浴球,但往往忽略了其清潔步驟。
美國紐約皮膚科醫生傑西卡●維瑟說:浴球是各種細菌、真菌和黴菌滋生的完美環境。人體上任何一種小傷口都會經由浴球增加感染致病的風險,如膿皰病、毛囊炎等。
不過浴球的愛好者們也別擔心,你可以繼續使用,前提是:
選擇天然纖維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細菌滋生,但仍需每個月換一次。
同時,洗完澡後一定要將浴球上面的泡沫沖洗乾淨,用力甩干,放在陰涼、乾燥的環境,避免細菌滋生。也建議每個季度換一個新的。
4.剪指甲工具 用後要清洗
剪指甲工具是窩藏細菌的一處好地方。指甲中容易附著細菌,當你用指甲鉗時剪指甲時,可能會將這些細菌轉移到工具中,如果沒有進行合適的清洗,細菌就會大量滋生,從而可能會導致皮膚感染。
使用後用肥皂和水清洗剪指甲工具。
項目三:廚房
1.洗碗布 一天一洗,一月一換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的研究人員表示:
20%的洗碗布內都隱藏著大量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比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
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清潔不夠的洗碗布會滋生大量細菌,讓餐具在洗滌過程中與洗碗布接觸而造成「交叉感染」。
每天晚上都應該要以抗菌洗潔劑或60度熱水清潔洗碗布!別忘了要風乾。
2.竹木餐具 洗後要晾乾,半年換一次
儘管洗滌劑能洗去表面的油脂卻不能除掉藏在筷子凹槽裂縫的細菌。使用一年以上的筷子和其他竹木的餐具,會滋生大腸桿菌和黴菌引起腹瀉。或使用方便清洗的金屬筷子。
整潔、乾淨的家庭環境,能讓我們心情舒暢,更健康、更快樂哦~
也把這份溫馨的提醒和祝福,送給您關心的親友們吧~
快去看看家裡的這些東西都多久沒有換洗了,從和我們朝夕相處的日用品入手,是最簡單、也最安全的養生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239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