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開餐廳,也許更辛苦

分享知識| 2016-04-13| 檢舉

廚師老闆各種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有人說廚師當老闆肯定是最幸福的,自己又懂做菜,又能管著所有人,但是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或許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廚師當老闆正因為他們懂後廚的事所以他操心的地比普通老闆更是多了許多。

分析1抉擇之痛苦

企業做到一定規模,老闆自然風光,然而隨之而來卻是企業發展方向的抉擇,這種思考的痛苦是企業員工所不能理解的。企業到底要不要發展壯大?如果企業需要進一步發展,是自己來做還是請職業經理人,又面臨著處理老闆與職業經理人間的種種矛盾;矛盾發生時,職業經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闆卻還得撿起爛攤子。由於餐飲業高素質的優秀職業經理人很少,廚師老闆在用人方面非常矛盾。充分放權授權擔心遇人不淑,大權自己抓又不利於企業做大做強!

2風險之痛苦

現在,大部分廚師成為老闆是依靠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而成功的,事實上他們本身的素質並不是很高。當然廚師老闆成功了肯定有其成 功之處。比如有的人勤奮,有的人聰明,但他們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修養的短板,包括知識修養和境界修養,很多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合不合適或者正不正確,甚至觸碰了法律,最後其法律後果還得老闆自己承擔。針對餐飲企業的苛刻政策,層出不窮,廚師老闆是今天不知明天事!3身體之痛苦很多老闆不僅工作要動腦,而且還要陪各色人等交際應酬,結果,肚子大了,頭髮沒了,身體垮了。老闆的成功是犧牲了很多身體代價的。實際上,老闆的時間是被秘書安排的,老闆往往成了秘書的奴隸,越大的老闆越是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好多餐飲老闆的身體狀況不太好,得胃病、肝病者不少,平時重要客人或朋友來店裡吃飯,喝酒是難以躲掉的,有時還是一撥接著一撥,不搞垮自己身子才怪! 4孤獨之痛苦

與政府,永遠是官和商講不清楚小心翼翼的關係;與家人和親人,疏於溝通可能出現了裂縫;與原來的朋友,經過多年的創業,要麼分離,要麼剩下來的就是下屬關係。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公司的煩惱老闆已經不可能和太太談公司的事情,也不能和朋友說,因為這是商業機密。老闆只能和幾個重要的骨幹討論,但是下屬和老闆之間永遠是上下級的關係,隔著距離,老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話告訴下屬。有了煩惱,不能和家人說,不能和朋友說,更不能和下屬說,老闆高處不勝寒。餐飲是沒有休息日的行業,餐飲老闆的神經很難放鬆,老闆的一舉一動都要考慮到企業的形象,享受不到別人所謂常態的快樂。

5親情之痛苦

算算老闆的工作時間,早上八點鐘就開始忙活,中午開會或者陪人吃飯,下午接待各種各樣的人,晚上還要應酬,比普通的三陪還要痛苦,等到回家的時候,小孩睡了,太太也睡了,老闆與太太雙方的角色就像兩種職業,一個是職業老闆,一個是職業家庭主婦,由於缺少溝通,兩者間也越來越不可能產生共鳴。好多餐飲企業都是家族企業,除了家人,還有兄弟等。有的人做了老闆以後,由於利益的紛爭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老闆成了孤家寡人。有的是幾個好朋友一起做生意,開始很好,做到一定程度,每個人的想法就不一樣了,有的說我還要繼續發展,急需錢投資,不能退錢,最後是斷臂之痛。

6.財富之痛苦

特別是中小餐飲企業的老闆,考慮到財富的安全,穿的和吃的並不比以前更放得開。有時候老闆看起來大,實際上比誰都小,黑白兩道都要去應酬,大小部門也要去「燒香」,誰讓你賺了點錢?餐飲行業虧錢了沒人理你,賺錢了,肯定滿世界都知道!因為你的店大門是打開的,生意一旺人家就眼紅!甚至有小混混賭錢賭輸了,看當地哪個老闆大,就直接跟他說,我在哪裡輸了多少錢,你給我拿多少錢過去。而餐飲關聯部門的負責人,你更是每年過節都要打點!否則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7變態之痛苦

中國的老闆們特別是餐飲企業的老闆越來越過不上正常的生活,包括不正常的人際關係和不正常的心態。比如,有的老闆會包養二奶。從某種意義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對自己壓抑生活的一種發洩渠道,但事實上這又是一種不正常的生活。這種東西往往是用金錢交易得來的,不是真正的感情。這樣的做法其代價對於老闆來說可能非常大,輕的因此被敲詐勒索,重的是老闆把這個人引進公司,成為二當家,那麼將有可能給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很多裂縫。比如,有的老闆會賭博甚至吸毒了。這種生活從佛教解說來講,這是一種病——勞逸病。有了錢不知道做什麼,吃喝嫖賭過度的享受,就是勞逸病。比如,有的餐飲老闆非常迷信,尤其珠三角的餐飲店,差不多家家都擺有關公大帝的!由於先天的知識結構不足,常常有老闆莫名其妙的賺了錢,又莫名其妙地讓自己的企業垮了台。正因為缺乏思考問題的眼界,老闆就像古代人一樣,搞不懂自然現象的時候只有求助於迷信崇拜。

8責任之痛苦

一家酒樓的突然關門,會意味著什麼?大把人失業!欠租!欠供應商貨款!誰都可以死,偏偏老闆不能死。不管什麼老闆,大大小小,總是有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等著找他要飯吃,如果他的離開導致企業的破產,那麼很多人都面臨著重新選擇崗位,甚至對整個產業都可能產生影響。無形中老闆對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正是這些使命使得餐飲老闆不得不面臨其他的痛苦:社會的仇富心態和自己的身心疲憊。由於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形成的財富文化使得這些「資本家」們在社會上承受著相當的輿論壓力;另外,每個人總有疲憊的時候,社會的責任、市場的競爭、各種人際關係都迫使老闆們無法自由地退出自己的職業舞台。

9學習之痛苦

無論企業作為學習性組織,還是老闆本身需要改變學習,很多老闆是又工作又學習。但是一個成功的人往往會用過去的經驗來衡量今天的經歷,以前這麼做可以成功,那麼現在是不是也可以這麼做?然而一個渴望超越自己的人其實不得不面臨改革自己的痛苦。可是,針對餐飲老闆的優秀培訓班或學習資料,又是少之又少!好多吹得很神乎的大師,傳授的都是皮毛,餐飲老闆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還有就是近幾年來餐飲業沒有以前好了,關鍵還是整體社會經濟的變化,而 很多的固定開支還是沒有變,比如稅收,房租,原料等,所以很多餐館在生意日益清淡的情況下,紛紛轉讓,且轉讓的價格非常低,現在這是餐飲業的淡季,不少餐飲企業在慘淡經營!

麻煩事很多廚師老闆經營餐飲賺了點錢,但是由於餐飲行業的特殊性,這些錢是有問題的,廚師老闆為了避稅,在收支上做了手腳,所以財務那裡很多數據和實際的收入是對不上的(這個你懂的!),他們隨時有可能被扣上偷稅漏稅的帽子!那你要問餐館老闆還有什麼苦惱,當然還有,只是不能寫了,飲君子不想把他們描述成一個弱勢群體,因為,他們久經考驗,能存活下來的都不簡單!「說句實在話,做餐飲真的不易,大眾對於餐飲的要求並不一定再是口味,而是口感,以及健康,還有消費體驗。既然選擇了餐飲,那按照自己剛創業時候的想法堅持下去。(職業餐飲網編輯石陽)

廚師 | 老闆 | 開餐廳 | 辛苦 | 痛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195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