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的女人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丈夫在面對婆媳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之時,總是習慣委屈妻子,縱容母親。
使用的理由,就是因為母親養育了他,感覺欠她一輩子無法償還。可是他們卻忘記了,妻子嫁給他是出於愛,並不是前生欠了他家,今生結草銜環前來報答。
那些把妻子的付出當成天經地義,卻認為過往一直這樣做的母親,就是不容易的男人,得檢討一下自己的想法與立場。為什麼同樣一件事,自己會無限褒獎一方,又習慣性忽視另一方呢?

自打嫁進這個家之後,璇子的婆婆就一直針對她。其實也沒什麼道理,說不出什麼原因。老人還是那種老觀念,總認為兒媳婦進了門,就得孝順婆婆,伺候老公,干好家務,這才是一個女人的本分。
結婚沒多久,老人就將家裡的事情全都扔給了兒媳婦,還嫌她上班耽誤做家務,逼她辭職回家當主婦。對於這一點,璇子一直沒鬆口同意。她明白自己丈夫賺得也不多,回來倒是容易回來,只是以後家中的生活質量就得下降了。
在婆婆看來,結婚就是家裡多了一口人吃飯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米有多就煮得干點,米不夠就煮得稀點,窮家富路的,各有各的活法。還說什麼女人就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要嫌貧愛富,要安於眼前的生活。

嫌貧愛富,就不會選擇她老公了,安於眼前,不等於什麼都不做,然後眼巴巴等著捱窮。這些道理她懶得跟老人爭,但對方的話,她也不會全聽。
只是老人總是認為她不聽話,於是翻來覆去找她的麻煩,翻來覆去重複自己的理論,聽得她耳朵都起繭子了。一跟自己老公提這些,他就說:「我媽這麼多年為我付出很多,不容易。你多體諒一點,不要跟她一般見識。」
每次聽他這麼說,她都忍了。昨天,孩子生病發燒,她得趕著去上班,沒辦法,只得哄下他準備出門。她婆婆一看,又開始嘮叨,說:「沒見過你這種女人。孩子發燒,當媽的不照顧還去上班,心太狠了。讓你辭職又不辭職,我們家是少了你這口飯吃還是怎麼了?」

孩子本來就不舒服,年紀又小,聽到自己奶奶這麼說,當場就哭得停不下來。璇子這次忍不住了,跟婆婆吵了起來。她覺得,對方几十歲的人了,得分得清事非與輕重、知道自己家的實際情況、明白兒子兒媳為了將來做的努力才行。
這些,不只是想自己過好日子,也是在為孩子做打算。像她這麼當著孩子的面說她不愛自己的孩子,實在是太過分了。她也是生養過兒女的人,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難道都不明白嗎?
她丈夫也準備出門,看到婆媳倆起了爭執,衝過來第一句話就是:「我媽也是好心,你就忍忍。我媽為我付出很多,不容易。」
璇子氣哭了,流著眼淚對他說:「我嫁給你,為你就很容易?」她就不明白了,自己家裡家外忙碌,退回家當主婦比上班要輕鬆多了,可她還在咬牙堅持,就是想一起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婆婆不理解也就算了,為什麼丈夫也不明白自己一番苦心,總是偏袒自己的母親,從來不幫妻子呢?
當年婆婆不工作養大他不容易,現在她嫁到這個家裡,又要掙錢、又要幹家務,還要照顧孩子,難道就容易?至此她總算是明白了,女人這輩子,活的像什麼,結婚後才會真正知道。

三點評價:
身為男人,得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是嫁了人的女性,不管身份如何,她們的一生都不容易。你的母親如此、你的妻子如此,你的姐妹以及女兒,都會如此。她們只是身份不同,而生活賦予的義務與責任,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因此,都得愛護與關懷。在面對母親與妻子之時,要用你的態度與行動告訴她們,你都愛她們、尊重她們,感謝她們在你的人生當中,為你所做的一切。
這樣,才能解決這兩個同時愛你、看重你的女人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只維護母親,打壓妻子。這只會加深彼此之間的矛盾與誤會,根本無法解決她們之間的問題。
—END—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