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瞭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瞭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當然,如果你在不隨意指責別人之餘,還能用舉手之勞,為他們送上一個好評,一份鼓勵,這個世界也會因此多一份小小的溫暖。給別人溫暖,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被溫暖的人,一定。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視角,以為很瞭解別人,自以為是地隨便譴責批判別人,以為全世界就自己是對的。

其實,你不知道別人的生活,更無法對別人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輕易地去指責別人或者批判別人。
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指責回響別人,別人有著怎樣的生活,走甚麼樣子的道路,旁人永遠無法真正瞭解。
所以,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指責回響別人,因為未曾真正的經歷,就無法體會其中的一切。
也許你比別人智慧一點,別人的生活在你的眼裡可能不算甚麼,但你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待、指責別人。
凡事不要說得太絕對,看問題不要太過主觀。
其實,有時候我們應該懂得換個角度去看問題。
有一個寓言,是這樣說的:
說的是「一隻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主人捉住豬,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惱羞成怒地指責說:「你也太誇張了吧,他常來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大叫。」
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綿羊和乳牛聽了,都默不作聲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瞭解對方的感受。

倘若我們善於站在別人的位置上看問題,就能從內心深處理解別人,更接近、更符合事實,也容易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些慈悲之心,使別人易於接受,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矛盾就會少很多了。
這個世界的一切結果,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他的原因和理由。
任何人的生活都有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
有些人之所以總是喜歡不問青紅皁白地指責他人,往往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其背後的原因。
在你指責別人之前,一定要先全面瞭解情況。
如果不分青紅皁白就急於指責和批評,很容易對別人造成傷害。
在你指責別人之前,一定要先全面瞭解情況。
換一個角度,你會發現並不是只有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無奇,還是曲折坎坷,每個人都已經歷不同的故事,或悲傷或幸福。
人生無常,誰都會有眼淚有悲傷,我們要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

有這樣一件真事,一位醫生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並換上手術服,男孩(患者)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正處在危險中嗎?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醫生淡然地笑著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接到電話就馬上趕來了,您冷靜一下。」
「冷靜?如果手術室裡躺著的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如果現在你的兒子死了,你會怎麼樣?」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醫生又淡然地笑著說: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我會默誦祈禱文『我們從塵土中來,也都歸於塵土,祝福是主的名字。』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男孩的父親憤憤的說:「當一個人對別人的生死漠不關心時,才會這樣說。」
幾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醫生高興地從手術室走出來,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
男孩的父親批評:「他怎如此傲慢?連我問兒子的情況幾分鐘的時間都等不了嗎?」
還沒有等到男孩的父親答話,他便匆匆離去,並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他怎麼如此傲慢?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這幾分鐘的時間他都等不了嗎?」男孩的父親對護士憤憤不平地說道。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20705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