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要給兒媳買衣服了夠穿了」「她的衣服被您拿給妹妹了」

微笑| 2019-05-05| 檢舉

別人的事,不要湊熱鬧,更不要無限摻和,對於這一點,普通人都知道。添亂會製造混亂,身為婆婆,自然也明白這種簡單的道理,但有些老人就是做不到。

她認定自己生下兒子,就有權參與他的終生,包括兒媳婦,也是她生下兒子才帶來的衍生品,因此也得對她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可以說是有種一種將孩子物化當成自己一筆財富的觀點。很失當,但又很普遍。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許多婆婆雖說口頭不承認,但內心與行為就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才會拿過多參與兒子兒媳的婚姻生活當成一種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擁有這種特權。

像丈夫願意給妻子買衣服這種小事,從感情與婚姻的層面上來說,是很合理的,沒什麼值得數落的地方。對於女人而言,得有意培養起這樣一種態度,只有丈夫足夠愛你,那個叫婆婆的才絕不會有事沒事就敢「怠慢」你。

這種道理,繆佳在出嫁之前,就由自己母親那裡獲得了真傳。老人當時告訴她,以後不要活成黃臉婆,要打扮得得體而大方,談吐優雅而有度,讓自己老公明白,帶著這樣的你出去,是為他爭光露臉,只有那些自己沒本事的男人,才會認為女人結了婚之後,就得圍著菜市場、穿著地攤貨,越蓬頭垢面越安全,越圍著灶台打轉越賢惠。不管婆家如何忽悠,她都不要變成這種人,那樣,她的人生就徹底完了,以後便會變成一架為婆家服務的機器,真的只剩「逛不完的菜市場,買不完的地攤貨。」她也是這樣做的。

丈夫很愛她,也很願意為她買衣服,因為妻子很漂亮,有一種高雅而純真的美,她走在自己身邊,真的是一件賞心樂事,光是看著就覺得心情很好。

繆佳很懂得收拾自己,她不會花里胡哨,選的衣服都是那種有檔次,又很低調優雅的服裝,看著不是很顯眼,穿在身上,又能恰如其分突顯出她的氣質與不俗品味的衣服,這一點,讓丈夫的妹妹,她的小姑子很是羨慕嫉妒。

她不缺錢,父母當成心肝寶貝寵著,也不缺衣服,只是總覺得自己買來的東西,總是比嫂子買的顯得低檔。同樣是女人,她的相貌並不比對方差,可是穿出來的衣服就顯得沒品味多了,人比人氣死人,一來二去,她便將眼睛從商場、網店轉向了自己嫂子的衣櫥。

她不好出面要,這會丟自己的臉,就指使繆佳的婆婆出手。老人也是好笑,她將兒女、媳婦都看成是自己的財產,連帶他們的東西也認定處於自己可以任意處置與支配的範圍。過於偏袒自己的女兒,她竟然便一次又一次將自己女兒看中的兒媳婦的衣服全都拿給自己女兒穿去了。

有時是當著繆佳的面,直接說:「哎呀,這件衣服我家妮妮穿了漂亮,你送給她好吧?」逼她就範,有時候連個招呼也不打,私自便做了主。

起初礙於丈夫的臉面,她不好多說什麼,可是後來看到婆婆已經當成了一種規律,比吃飯呼吸還正常,繆佳坐不住了。她感覺到這種情形不正常,這代表著,在婆婆看來,她有權用任何方式對待兒媳婦的原因,除了認為這些衣服都是自己兒子花錢買的之外,還有一點,不過是看死那個叫兒子又叫丈夫的那個男人,不會護著你而已。漸漸她有了意見,也不好直接與婆婆理論,只得私下裡與丈夫商量,說自己很不喜歡婆婆這種干涉她私人物品的行為。

男人的愛,是自己去爭取的。她的隱忍與恰如其分的行為,對待他媽媽與妹妹無理要求的回應與態度,其實丈夫一直看在眼裡,也明白自己母親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總是過度干涉兒子兒媳的生活,還拿偏心當理所當然,一點顧忌兒媳婦的想法也沒有,這就是一種身份與認知上的缺失與錯位造成的。

長此以往,自己妻子在他家人心目當中的地位會越來越低,得不到半點尊重,這是很危險的,她老公決定出手干預。在發現自己妹妹又一次穿著他為妻子買的新衣服之時,他沒有說什麼,而是當天便帶著妻子出去買了好幾件,回來便讓她一件一件試給家人看。果然,他媽媽坐不住了,用一種嫉妒的語氣對自己兒子說:「兒子,不要給兒媳買衣服了,她夠穿了。」

「她的衣服被您拿給妹妹了。」他很自然地反駁道。同時表示,只要老人拿一件給妹妹,他就再買一堆給妻子,她願意寵女兒,他願意寵妻子,這是他的權利,花的也是自己的錢,他樂意。老人噎得做不得聲,繆佳的小姑子也碰了老大一個釘子,這股不正之風,從這一天起,才徹底剎住了。

三點評價:

一味的容忍,就是縱容對方放肆的開始,對待不合理的事情,如果不是親人與家人,直接提出,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對方知難而退就可。

一般人都有一個試探的過程,能夠欺負,一次便能養成習慣,凡是懂得拒絕的,他們反倒不敢造次。家人之間就得講究計策了,像因為婚姻產生的親人關係,身為嫁進來的女人,不好直接出面的,就說清道理,讓丈夫出面,總之不要無限度隱忍,這在婆家看來,是懦弱無能的代名詞,久而久之,會視你如無物。

到時候,就不止是吃虧一點了,你所有的正當權利,都會喪失,最終變成婆家的傭人與奴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20579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