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求助人胡大哥(化名)說起這些年對大兒子小偉(化名)的付出,他表示他們老兩口都無怨無悔,但是他們的女兒小麗(化名)卻濕了眼眶。小麗對調解員說:「那一次大熱天的時候,看見俺媽從大棚里出來,渾身都濕透了,還要回家給他們做飯吃。我弟對我弟媳婦說,芳芳這麼熱的天,你不能在家做頓飯吃嗎?芳芳居然說我熱得受不了。我就說你們不說給父母做飯吃,你們能不能自己管好自己。」小麗的母親哭著對調解員說:「俺兒媳婦跟我說,要我立字據,以後活不養死不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此調解員找到了芳芳(化名)了解情況。
對於那一份針對婆婆的過分協議,芳芳雖然沒有否認,但是確實委屈的想要轉身離開。可是委屈的背後到底有什麼隱情呢?說起兩個月的一幕,芳芳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芳芳說,因為當時和婆婆發生了口角,婆婆就倒地撒潑,丈夫小偉一看覺得自己的媽媽受到了委屈,所以他就把芳芳打了一頓。這一打竟然就把芳芳打成了粉碎性骨折,肋骨打斷了兩根,那時芳芳還在哺乳期,所以為此芳芳十分傷心。她說婆婆已經不止一兩次干涉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情了。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聽了兒媳婦芳芳的話,調解員終於明白了芳芳的委屈,所以針對此事,調解員也把芳芳的婆婆批評了一頓。調解員覺得就算張大姐卻是不該插手兒子兒媳的事情,可是兒媳芳芳身上也有自己的問題。可是無論調解員如何勸導,芳芳始終放不下對婆婆的偏見,丈夫小偉也站到一旁一言不發。
這時,芳芳一家也帶著孩子走到了調解現場,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小偉的母親張大姐和芳芳的家人發生了爭吵,調解員連忙將兩家人分開。調解員說:「我剛剛正在勸你兒媳婦芳芳要體諒人,要懂得感恩。可是我就看剛剛張大姐的那一幕,我就知道那天到底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兩人能打起來。」所幸在調解員的勸說下,張大姐也平靜下來了,但是張大姐始終不願意邁出腳步,此時胡大哥走到了兒媳婦面前,說:「回去吧,妞兒,我們不搭理他,我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調解員也一直勸說芳芳。
公公胡大哥的話也讓芳芳心裡舒服了許多,聽了調解員苦口婆心的勸說,張大姐還是向兒媳伸出了手,站起來後的芳芳也平靜了許多。因為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所以小偉的父親胡大哥便帶著孩子先回了家。但是他們以後的日子還能平靜地繼續生活嗎?
這時調解員把小兩口拉到一邊單獨談談,調解員告訴小偉,以後處理家庭矛盾要靈活一點,可以媽和媳婦兩邊夸,幫助婆媳之間做潤滑劑。這時芳芳也說,其實最根本的就是兩人之間的問題。小偉也表示自己會慢慢的學習,慢慢的改變,希望妻子能和自己一起回去。
夫妻兩人經過協商之後,還是決定先回到芳芳租的房子裡,平靜幾天,看著小夫妻離開之後,調解員決定再次返回小偉的父母家。
調解員對小偉的母親張大姐說,要多看看孩子們的優點,別整天的想著孩子們的不好,有時候沒事的時候多出去散散心,別一天到晚在家胡思亂想。得知兒子兒媳重歸於好的張大姐也不再滿口都是兒媳的不是,但是對於他們過分的呵護,調解員覺得他們還是應該放手。
後來過了一周以後,調解員給小偉打去了電話,小偉表示現在自己和媳婦已經回家了,婆媳之間也基本好了,四個孩子,媽和媳婦一人帶兩個。面對這樣的結果,調解員也甚是滿意。
調解員說,其實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千古以來最難調解的矛盾,但是只要婆媳有矛盾,家裡必定有一個懦弱的沒有擔當的不敢說話不明是非的兒子,在母親面前覺得他特別偏心媳婦,在媳婦面前又覺得他特別心疼母親,所以讓婆媳矛盾越演越深。
小編覺得,其實父母一生為孩子真的操勞很多,作為兒子兒媳應該學會感恩,學會諒解。但是作為父母也應該多給孩子一點空間,讓他們自己成長,自己承擔。這樣孩子是一個有擔當的人,父母是一個開明的人,生活就會越來越和睦。希望小偉和他的家人也越來越融洽,生活越來越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205793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