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娘和丈夫生了一個兒子,後來丈夫得了肺癌。丈夫臨終時說:「不要給我治,這一千塊錢,你和兒子留做家用,我花了也是白花。」說完丈夫就去世了,張大娘成了寡婦。一夜之間她失去了依靠,但她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撫養孩子。」
為了不讓兒子被欺負,她堅決拒絕再婚。為了養活孩子,張大娘提著一個菜籃子到集市上賣蔬菜。雖然她賣菜,但她從不自己吃。每天回家前都是撿一些半碎的蔬菜,再撿一些鹹魚頭,晚上回去一燉,就是她們娘倆的晚飯。

後來生活逐漸好轉。張大娘建了座磚房開始收集廢品。那時兒子上小學,一天晚上張大娘回家,看見一個嬰兒在鐵門下,她想把孩子送走,畢竟養一個還就已經讓她筋疲力盡,她無論如何也沒法再養一個了。想到這裡就想把孩子送走,但是她往外一走孩子就哭,往院子裡走孩子立即停止哭聲。張大娘當過母親,看著小嬰兒這麼小心裡便捨不得,就把嬰兒抱回了家。
張大娘出去收廢品的時候,她得帶著這個孩子。這時候村民們開始竊竊私語,有人說她沒有再婚,卻私下生了一個孩子。還有一些更難聽的話,但是張大娘沒有在外人面前流下一滴眼淚。後來,女兒也上學了,雖然學習很好,但張大娘有私心,畢竟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閨女是撿來的,而且老伴生前囑咐她一定要讓兒子有出息。所以她為了讓兒子上大學,只好讓女兒輟學回家幫她。後來兒子也真的上了大學,後來還在城市裡找了媳婦,從此成了城市人。

雖然是養女,但女兒真把張大娘當成親生母親。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孝順母親卻十分捨得。看著母親無聊,她就花錢買了一台電視機。看著閨女這麼孝順,村民們別提多麼羨慕。張大娘雖然過著幸福的生活,但她有個心事,就是兒子結婚後,再也沒有回來過年,也沒有打過電話。
直到張大娘去世前,這件心事一直放在心上。最後張大娘死於心臟病,養女哭個不停,恨不能跟著母親一起去。她把母親去世的噩耗告訴哥哥,讓哥哥趕快回來。張大娘兒子一回來,沒有問怎麼辦葬禮。而是去屋裡是翻箱倒櫃,看張大娘有沒有留下值錢的東西。女兒看到這裡,生氣的說:「咱媽哪有值錢的東西,有沒有錢你還不知道嗎?」張大娘兒子一聽這話,笑了一下沒再說話。
最後還是女兒招呼人給張大娘辦完了喪事。處理完後事後,她坐在張大娘的房間裡,拿起相冊來邊看邊哭。

女兒一邊看一邊翻,翻到一頁的時候,覺得照片有點厚,她就把照片從相冊里拿了出來,她看到裡面有一個紙條和4張郵票。
上面寫到:當年我對不起你,沒有讓你去上學,這些年都是你在照顧我,我沒有什麼給你留下的,只有這4張郵票,這郵票是我當年收廢品的時候收來的,後來有人出價20萬,我沒有賣。媽媽欠你的這輩子沒有辦法了償還了,這郵票留給你,希望能補償我這麼多年對你的虧欠。
女兒看完紙條後傻了,跪在地上大喊著媽媽,因為她知道,世上最親的人遠去了,如果有來生,她希望還能做張大娘的女兒,還要給她好好的盡孝。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