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和我母親一直處不好,她們倆要是一起待的時間稍微長點,家裡總免不了鬧得天翻地覆。
在女兒一歲多時,我貸款買了房子,我們一家三口住到了城裡,平時鮮少回老家,只在過年過節才回去一趟。如此這般,老婆和母親都消停了,沒住一起,矛盾少了許多,她們沒那麼多皮扯了,我才算舒了一口氣。
不過即便這見面的次數少了,偶爾幾次她們婆媳倆還是把氣氛鬧得很僵。我就不理解了,母親又不止我老婆這一個兒媳婦,為什麼她和弟媳就處得挺好的,我可從未見她們倆紅過臉,哪怕現在都住在一塊。我真不知道,究竟是老婆的原因,還是問題出在母親身上。

懷著期待又擔憂的心情,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我已經好久沒回老家了,終於可以回去看下父母了,心裡說不出的高興,只是看一眼老婆,我又搖了搖頭,祈禱著這一次她能讓我省點心。
我是個孝子,不能在父母身邊侍奉著是我的一大遺憾,在金錢方面我對老兩口是從不吝嗇的。逢年過節,我總會偷偷給筆錢母親,當然得瞞著老婆,因為她對我父母有很深的成見,老說他們偏心我弟弟和弟媳。
今年過年,我只給了母親三千,相較往年少了兩千,因為老婆把我的工資管的緊,這錢還是我從年終獎里挪出來的,公司效益不好,發的年終獎比去年少了近一倍。
弟弟家有兩個孩子,是一對龍鳳胎,只比我的女兒小几個月。每年初一母親總要給三個孩子發紅包,表達她的一番心意。我總覺得這就是走個過場罷了,父母老了,手頭能有多少錢,壓根不指望他們為孩子們包多大的紅包。我從未過問過老婆女兒紅包的事,她倒是和我說了幾次,說每次都包的一張紅票子。

一百塊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給小朋友當壓歲錢倒足夠了。要是父母今年還能這麼做,那場爭吵說不定也就不會發生了。可問題就在於小侄女無意中多說了一句話,讓一切都變了味。
往年母親都是私下給的紅包,今年天氣不好,我們回去的晚了,結果一去就到午飯的點,她在飯桌上才給。母親給了一個厚厚的大包,看著裡面怎麼也不止一張錢,小侄女不高興地撇撇嘴道:「奶奶偏心,姐姐的紅包比我的大,我才五張紅票票呢。」
小侄女話一出口,好幾個人向她使眼色,坐她一旁的小侄子也連忙拉她衣服,讓她趕緊閉嘴。老婆作勢就要拆女兒的紅包,我攔都攔不住。原以為真有大幾百,我還怕弟弟弟媳不高興,哪知臉上掛不住的卻是我們家。紅包里最大的一張鈔票是十塊,其餘都是五塊和一塊,加起來應該一百都沒有。

老婆氣不過當場就掀了桌子,我本有機會阻止她,可我沒有,因為我心裡也挺氣的。那頓飯沒能吃完,我們一家人就離開了,父母他們什麼話都沒說。之前老婆常說我父母偏心,我都不信,這一次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我不信了。
我的父母重男輕女是肯定的,三個孩子裡最喜歡小侄子,這個我能理解。可他們對小侄女和我的女兒為什麼也要有偏差呢?想想自己對父母從來都很大方,給了不少錢,他們就這麼回報我,我這心裡很不舒服。
從今往後,我還要一如既往地對父母好,繼續孝順他們嗎?我好像沒辦法做到呢,你們說我有這樣的想法合適嗎?
(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