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蘭是家裡的長女,所以在家裡自然要比弟弟妹妹幹活多,每天要第一個起來做早飯,然後帶著弟弟妹妹去學校,到了中午回家做中飯,每次放假的時候她都要拿著鋤頭去地里幹活。
對於這些阿蘭沒有任何怨言,只是不管阿蘭怎麼做,都不合後媽的意,有時對阿蘭發火就是心情不好而已。
因為從小就沒了母親,父親也是個不苟言笑,性格懦弱的人,從後媽嫁過來後家裡就是她說了算,而後媽也是個自私潑辣的人。
那些年在家裡阿蘭的確總是被後媽欺負,後來在她17歲的時候跟著村裡人出去打工,後媽只是要求她每月準時打錢回去就行。
因為阿蘭性格溫和,為人實在,在外面也交到了很好的朋友,而她從小就是照顧弟弟妹妹的,所以生活能力很強,朋友們也都很喜歡和她在一起。
阿蘭是在19歲的時候認識丈夫小傑的,小傑很老實,很實在,當然也很真心的對待阿蘭,兩人戀愛了,然後結為夫妻。
在阿蘭心裡或許過去受的那些苦就是為了有好運氣能遇見小傑。
婚後兩人沒房沒車也沒錢,住在城中村的私房裡,每天兩人都是早早出門上班,每天下班回家天都是黑的。
儘管日子過得很艱辛,可是兩夫妻心裡有著對方,一起努力,心裡有期待有目標,這生活就不覺得苦。
結婚後阿蘭很少跟娘家聯繫,主要是後媽不願意,總之就是覺得阿蘭嫁給了沒錢的,恨不得阿蘭一輩子都不要再回來,說她是麻煩。
而小傑從小也是在農村長大的,公婆一輩子就是生活在農村,主要就是種地為生,不過婆婆第一眼看到阿蘭就很喜歡,覺得阿蘭是個好女孩,所以當時很同意兩人的婚事。
婆婆知道兩人不容易,日子過得艱難,這時還沒孩子,以後有了孩子就會更有壓力了,原本是每個月要打錢回去,可是公婆就是不要,讓兩人自己留著。
說他們在老家有地,平時也不花什麼錢,餓不到的,種的菜還能去賣,總是讓兒子兒媳放心。
而阿蘭和小傑都明白,父母就是心疼他們而已。
平時要是有親戚要進城來,婆婆總會托親戚帶點家裡的菜,雞肉,雞蛋,菜油等等,想著是能省點就省點。
這天婆婆坐老鄉的車子,進城給兒子兒媳送米,不過為了就別人的時間,當天來當天就得走。
那天婆婆是上午來的,阿蘭正好在家,婆婆來了後婆媳之間就聊著家常,到了中午,原本阿蘭要去買點魚肉回來,但是婆婆不讓。
中午阿蘭也是簡單的燒了兩道菜,婆媳坐在一起吃中飯,吃飯時阿蘭看到自己的鞋帶鬆了於是彎腰繫鞋帶,系好後順勢瞧了眼桌底,正好看到了婆婆的腳,她看到了婆婆穿著布鞋,鞋底都開了。
她當時鼻子一酸兩眼汪汪,婆婆有五十了,可是頭髮全白了,穿的衣服都是親戚們給的,她知道公婆一直都很節儉,就是在給他們省錢,每個月都寄吃的來,每天忙活就是為了他們而已,她很感動又很難受。
她有些不好意思,於是連忙跑到廁所擦乾眼淚,到了下午婆婆要回去了,阿蘭不管婆婆怎麼說,硬是塞給了婆婆一千塊錢,阿蘭知道這錢不多,只是當時手上也只有這麼多了。
阿蘭很善良也很孝順,一直念著公婆的好。(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