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圖片來源網絡
「我遇見她的時候,以為會是一輩子。」他時常會想起他們相遇的那天,是在學校的湖畔旁,恰逢荷花開放,有不少校外的人特意到學校來看荷花。
他其實不喜歡熱鬧的場景,偏偏那天多看了兩眼,恰逢轉身時踩到了一個姑娘的腳。一切看起來都是意外,包括愛情也是一場意外。
那個時候,他已經大三,沒有談過戀愛。大家都說到了大三不談戀愛,那麼大學應該也就這樣單過去了。他性格本就偏靜,不喜社交,認識的人不多,女生也就更少了。
曾經宿舍有人問他,喜歡怎樣的姑娘?如果碰到合適的,可以留意著給他介紹。他想了半天,給大家扔過去五個字:我也不知道。
宿舍的人撇嘴:這真是個無趣的人。也就不再繼續問下去了。
遇見她後,他說,自己總算知道了喜歡什麼樣的姑娘。毫無意外,他說的是,就是像她那樣的,多一分不好,少一分也不好。
誰都沒想到,像他那樣安靜的人,喜歡的姑娘性格和他完全大相逕庭。那是一個有些鬧騰的姑娘,遇事就是「哈哈哈」,和他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於是有人說,這就是所謂的性格互補。神奇地是,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後,他的性格也變得開朗了不少,話多了,也愛笑了。
哪怕分手後,他也還是這樣說:「她像個小太陽一樣。」他依舊捨不得說她半分不好的話。
註:圖片來源網絡
平時在宿舍裡面,隔三差五總是會有夜談會。自從他有了女朋友後,大家最熱衷於的問題便是他們走到哪一步了?
他每每都不作答,只是笑兩聲,再無下文。恰恰是這兩聲笑,頗有欲蓋彌彰的效果,於是所有人都一副「我懂了」的表情,不再繼續問下去了。
後來才知道,那所謂的欲蓋彌彰,本身也就是他故意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不再問下去。果然,後來也就沒有人再問了。
他們一起走過了大學時代,畢業以後他為了愛情,留在了這座城市。姑娘是這座城市的人,但他不是。
因為姑娘說,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開這座城市。他想都沒想,就道:既然你不願意走,那我留下來便是。
畢業以後他們就住到一起了。大概是受姑娘的影響吧,他的性格真的變了不少,和朋友聊天,話也多了起來。
直到有一次,他和一群好朋友聊天,一個人無意說起了最近交的女朋友,說她性格保守,要等婚後才能發生關係。然後問大家,他是要尊重她嗎?
沒等得大家說話,他就先開口:「肯定尊重她啊,我女友也是這樣的想法,說要等婚後才可以,我們現在雖然住一起,但其實是兩間房,分開住的。」
朋友聞言皆是不敢置信地表情看著他,因為那時,他們已經在一起整整四年了。
註:圖片來源網絡
一開始的時候,他說這話是帶著些許自豪的表情,但瞧見大家神態各異的臉後,終是察覺出了些許不對。
他低下了頭:原來他的哥們竟然都不理解他!有人向他投來同情的目光,雖然轉瞬收回,但還是被他看見了。有人更加直白問他:「你沒事吧?」
他有些惱怒地走了。他說:「我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啊!」
他是92年出生的,今年已經26歲了。他說:「我和她22歲的時候在一起,我們都是彼此的初戀,我尊重她的所有,既然答應了她,我肯定就要做到。」
責任,是他再三提到的兩個字。
雖然他說完那些話不過兩個月後,他們就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母親生病,需要人照顧,他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必須得回去,不能再留在這裡了。
有人問他:你們在一起四年,都沒有發生關係,分手後你後悔嗎?
他還是沒有猶豫:「從在一起的那一刻,我就沒有想過會分開,我以為我們會走一輩子。這點我一直很堅定,大概那時我忽略了一個人的責任,不僅僅存在於愛情,也存在於親情,甚至是友情,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繼續:「我一點都不後悔,我很慶幸我們沒有發生關係。」
他出發的角度讓很多人覺得奇怪甚至是無法理解。
他說:「萬一恰好她以後的另一半會在意這點呢,如果這樣,我很慶幸當初的我沒有成為她的阻礙,畢竟娶她的人最後不是我。」
他再次說到了責任兩個字,說這是對她的責任,所以他不後悔甚至是慶幸。
饒是他義正辭嚴地說完了這番話,很多人依舊不理解他。這次他不像最初那樣急於辯解,他只是笑了笑:「或許每個人想法不同吧。」
他說:「我們在彼此最好的年華里遇到,就已經是這世間最好的事了。其實如果別人不問我,我根本就沒有想過所謂的後不後悔,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就只想著在一起,後來分開後也只希望她能過得好,能遇到一個珍惜她的人,如此就好。」
因為愛一個人,不就是希望對方能過得好嗎?
一年過去了,他到現在還沒有再次談戀愛,問其原因,他說想等徹底放下後再談,不然對以後的女朋友不公平,這是責任。他說完這番話的時候,我才突然明白他說的責任其實是一個多麼重的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94451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