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母親和睦相處更有利於身心和前途發展

時光徜徉| 2018-01-01| 檢舉

核心提示: 你是否曾與母親爭吵?不悅的畫面是否留下了難忘的陰影?這些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又該怎樣正確處理母子關係?據法國《費加羅夫人》報道,近日,美國一項心理學研究揭示了母親對人成長的影響。

【環球網綜合報道】你是否曾與母親爭吵?不悅的畫面是否留下了難忘的陰影?這些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又該怎樣正確處理母子關係?據法國《費加羅夫人》報道,近日,美國一項心理學研究揭示了母親對人成長的影響。調查發現,與母親和睦相處,科學溝通,保持良好的關係,更有利於個人身心及前途的發展。

母愛是把雙刃劍。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階段,母親的某些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形成一種潛在的,不易被察覺的陰影和痛苦,這種影響在母女關係中更為常見。來自美國的新詞「Mother wound」(母愛創傷)即用來形容這類創傷。這些來自親子關係的傷害,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與他人的關係、成為母親時的表現,甚至影響孩子追求並實現自己的幸福與目標。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的根源又在哪裡?美國某心理學家就該問題對50對19歲至72歲的母女進行了分開採訪,結果顯示,女兒們普遍認為母親對她們造成了傷害,母親卻紛紛否認,並表示自己只是出於好心。心理學家認為,問題在於母親和孩子並不能有效溝通和相互理解。一方面女兒們已盡己所能卻仍遭訓斥,因此倍感委屈;另一方面,母親們也因孩子的表現感到不悅和痛苦。二者似乎完全不在同一個頻率上。

另一個原因在於,孩子們往往對母親這一角色有過高的要求和期待,當個好母親也由此變得更加艱難。孩子們希望母親可以身兼數職,既是自己的導師、啟蒙者,給自己的未來指引方向,也要成為自己將來的榜樣。但仍有很多母親難以把握自己的角色以及與女兒交往的尺度和距離,太近的距離往往會讓關係面臨危機。比如,一些母親會把孩子當做朋友,向孩子傾訴隱私,但孩子卻會對這種親密關係倍感不適,因為她們需要的是一個教導自己在社會中立身處世的人。一旦母子關係的平衡被打破,一件小事,一次打擊,一場衝突都會讓矛盾加劇,進而爆發二者間的衝突,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面對這些創傷,要如何化解衝突和矛盾,更好地處理母子關係呢?在雙方缺乏溝通不能有效解決矛盾的時候,首先應明確問題出在哪裡,自己為什麼感到受傷。其次,應思考是否對對方的意圖產生了誤解,比如嘗試著問自己「我是怎麼看待媽媽的表現的?媽媽究竟想要說什麼?」一旦這些因誤會產生的矛盾得以化解,心情也就會趨於平靜。媽媽會體諒孩子的心情,孩子也會原諒媽媽的不完美。最後,當兩方得以互相諒解時,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關係也就會變得和諧起來。

人無完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並不完美。母親在我們的成長經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點滴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此,在和母親發生爭執時,無論是孩子還是母親都應放平心態,互相理解相互溝通。即使感覺受到了傷害,也要積極面對,正確處理。用理解和寬容,化解心中的矛盾,維持良好的母子關係,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與成長!(實習編譯:池成 審稿:趙怡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7766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