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來了,也就到了九九寒天,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了,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冬至夜懷湘靈》
唐代: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這是一段哀傷的愛情故事,白居易幼年時在宿州符離長大,鄰家有個小女孩名叫湘靈,兩人青梅竹馬,互相愛慕,可是白居易的母親嫌棄湘靈是個村姑,門不當戶不對,不讓他們在一起,後來白居易在長安寫下諸多懷念湘靈的詩,其中就有在冬至之夜寫下的《冬至夜懷湘靈》
《一剪梅》(冬至)
宋代:程垓
斗轉參橫一夜霜。
玉律聲中,又報新陽。
起來無緒賦行藏。
只喜人間,一線添長。
簾幕垂垂月半廊。
節物心情,都付椒觴。
年華漸晚鬢毛蒼。
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代:阮閱
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艷開。」
《點絳唇》(冬至)
宋代:趙彥端
一點青陽,早梅初識春風面。
暖回瓊管。斗自東方轉。
白馬青袍,莫作銅駝戀。
看宮線。但長相見。愛日如人願。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西江月》(丙午冬至)
宋代: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
五更簫鼓貴人家。門外曉寒嘶馬。
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春霞。
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史記·孝武本紀》:「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漁家傲》(冬至)
宋代:馮時行
雲覆衡茅霜雪後。
風吹江面青羅皺。
鏡里功名愁里瘦。
閒袖手。去年長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
小槽新壓冰澌溜。
好把升沉分付酒。
光陰驟。須臾又綠章台柳。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白居易的詩常以語言淺近、平實質樸著稱,其意境也多顯露。這首詩平實質樸,構思精巧別致,字裡行間流露著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7622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