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會離婚,也不會[做.愛]了
大資料顯示,在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忍受無性婚姻。相當於,十個人有三個人處於無性婚姻,而我的身邊剛好有這樣的真實故事。
端午節小長假,我們和多年好友劉雨欣夫婦一起自駕遊去北京懷柔水庫玩兩天,白天我們釣魚採摘,晚上尋找農家小院住宿。
假期人太多,農家院只剩兩間大床房,劉雨欣想要標準間,她偷偷地告訴我,他們很多年沒有睡過一張床,大床房怕失眠。
又尋找幾家以後,總算找到有標間的房子,夜生活才剛開始,男人們去擼串喝酒,孩子們在一起玩遊戲,女人們圍著篝火聊私房話。
望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劉雨欣幽幽地說:「我和老王結婚八年,分居五年了,我們不會離婚,也不會再【做.愛】了。」
接下來劉雨欣講述了她長達五年的無性婚姻。
劉雨欣和老王是相親認識的,交往半年就結婚,婚後一年生下孩子。劉雨欣的婆婆過來帶孩子,她變成了背奶媽媽。
職場媽媽的辛苦相比於全職媽媽,有過之而無不及。劉雨欣每天都在趕地鐵上下班、趕著回家做飯、趕著陪娃帶娃,即使她辛苦養家,拚命顧家,老王對她始終挑剔。
婚姻裡,老王幾乎從不陪老婆孩子,她病了是她的錯,孩子病了也是她的錯。他對她沒有體諒、包容、理解。慢慢的,她也就死心了,從此一個人擔起生活重任。
每次臨睡前,老王都會一頭紮進書房,深夜才進房睡覺。慢慢的,他們從分被子睡,到睡上下鋪,再到分房睡,最後他徹底不碰她了。
沒有愛情的婚姻也不會有【性生活】,他們的婚姻更像合作夥伴、而不是夫妻。身體最不會撒謊,這也是無性婚姻的真正原因。
劉雨欣也沒有想過要離婚,畢竟孩子還小,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她和老王形成一個默契,誰先遇到合適的人,另一個人就會成全他,這段無性婚姻也就結束了。
劉雨欣苦笑著說,從愛到不愛,只用了三年,餘生還長,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在無性婚姻裡撐多久。
記得有一位性學博士曾指出,有一種婚姻癌症叫無性婚姻,修復這場婚姻的最佳辦法就是重新愛上他,否則只能結束婚姻。
今年過年回老家時,姑姑、姑父請我去k歌,奇怪的是姑父帶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說是他的秘書。
唱歌的時候,姑父和他的秘書一首首情歌對唱,而姑姑竟視而不見。
以我的觀察力,姑夫和他的秘書關係不一般,從他們對視的眼神,和不經意的肢體動作,就能看出他們絕非正常關係。
我偷偷的提醒姑姑,沒想到姑姑卻說,你姑父都六十歲的人了,還能蹦躂幾年?隨他去吧
後來我才瞭解到,原來姑姑和姑父二十年前就分房而睡了。他們除了吃飯在一起,其餘時間都是各過各的,每天說話不到三句,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後來姑父出軌了,姑姑為了不讓孩子們擔心,對姑父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姑姑覺得只要不離婚,孩子們就不會沒有爸爸。
姑姑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就算沒有婚姻的內在幸福,她也要婚姻的名分。離婚,豈不成了晚輩們的笑話?
我為姑姑姑父感到悲哀,明明已經沒有了婚姻的底子,卻非要守著婚姻的外殼。
我似乎預見了劉雨欣和王哥的未來,無性婚姻走到最後,就變成自欺欺人的相守。
如今姑姑姑父仍然在繼續著無性婚姻,不同的是姑姑越來越消瘦憔悴,姑父越來越發福。
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無性婚姻,夫妻倆一個月以上沒有【性生活】被稱之為無性婚姻。
再來看一組數據: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的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已婚和同居的男女中,每個月連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占調查人數的28.7%;在最近一年裡連一次【性生活】都沒有的則占6.2%。
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過著無【性生活】,不能說、不能做、只能忍著,為了孩子不能離婚,變成了大部分人說不出口的痛。
臺灣著名歌手蔡琴曾有過一段長達十年的無性婚姻,早在1984年,蔡琴遇見了導演楊德昌,結婚前,楊德昌說他很嚮往柏拉圖式的愛情,他提出了無性婚姻。
蔡琴同意了,在楊德昌沒有電影拍的時候,蔡琴賺錢養家支持楊德昌的事業。楊德昌最終成為臺灣新電影代表人物,他卻愛上了別人,提出離婚。
楊德昌用一句話形容和蔡琴的婚姻,就是「十年感情,一片空白。」蔡琴卻說,我不覺得是空白,我付出了全部。
他愛不愛你,性會告訴你,如果沒有性,只能說明他愛她不夠深,所以他最終愛上了別人。就算她付出了全部,最終卻得到一片空白。
費玉清在節目中有網友問,男友提出無性婚姻怎麼辦?費玉清給網友建議,「性是婚姻生活的潤滑劑,是交流感情的最原始的一種方式。既然確訂婚後選擇不一樣就不用勉強繼續下去。」
費玉清還祝福網友:「不要耽誤自己,期待水到渠成的美好愛情吧。」
全國性學會副理事長馬曉年教授表示,我國中年夫妻這個年齡段中,可能有一半都處於無性婚姻狀態。
無性婚姻的危害有三點:
1.引發各種身心疾病;
2.嚴重影響夫妻感情;
3.威脅家庭的牢固和社會的穩定。
性是人類感情最美好的語言,愛到深處自然性,如果婚姻連最基本的性都沒有,那就是心與心的漸行漸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7349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