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處偏僻的金堂村是個交通閉塞的一個村落,村裡的人祖祖輩輩大多數都在村裡,種著自家的幾畝田地為生。一年的收成就是田裡莊稼,一年氣候好,收成就好,不好的時候可能就是顆粒無收,村裡的人完全就是靠天吃飯。村裡的黃大貴尤其有這種感受,他常說:我娘要不是下雨也不會死去。
據黃大貴講,黃大貴的娘去世時候是在地里的莊稼快要成熟的時候。黃大貴經常走在自家的田地里,看著一片片金黃的麥蕙,豐碩的麥粒招搖著。黃大貴心想:今年肯定收成好,順利收割的話,那可比去年不知道多多少了。黃大雲想到這裡,心裡歡喜的不得了,他一直想像著豐收的那一天,自己興高采烈的收著麥子。
可天有不測風雲,眼看就要收割了,老天爺卻開起了玩笑,陰雨連綿不斷,黃大貴的心情一下子跌倒了谷底。他常常一個人坐在門檻上,看著自家的麥地泡在水裡。他家的地又是在低洼地帶,就他家損失最嚴重,基本沒有了收成。雨不停的下,就像一把把刀子下到黃大貴的心裡。
黃大貴的妻子英子看見丈夫坐在門檻上,她走了過來,拍了大貴一下:「大貴進屋去吧,這雨總會停的,等雨停了,說不定麥子還可以搶回來了,我們一起面對。」,英子朝大貴笑了笑。大貴聽到妻子的安慰,心裡也寬慰了不少。其實英子心裡也清楚,自家的肯定是沒有收了,看到大貴難過的樣子,她心疼著呢。
屋漏偏逢連夜雨,黃大貴的娘這時候也病倒了。黃大貴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從小跟著他娘長大。本來黃大貴已經因為地被淹了心煩意亂的,他娘這一病倒,黃大貴深受打擊,常常躲在角落裡,一個大男人偷偷的流著眼淚。
英子知道黃大貴的痛楚,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她安慰黃大貴說:「大貴,麥子沒了就沒了,來年咱們再種下去,只要人好起來,損失點麥子也沒什麼,我們一起把娘照顧好。」。黃大貴也聽了英子的話,他娘生病,他們去了很多醫院,花了很多錢,為了給黃大貴的母親治病,黃大貴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完了,還欠了一屁股外債。黃大雲見母親沒有好轉的跡象,心裡難免焦急起來,經常守在母親旁邊寸步不離。
這一天傍晚,黃大貴和以前一樣守在他母親的旁邊,打著盹,朦朦朧朧聽見了他母親在說著什麼,黃大貴立馬驚醒過來,揉揉了眼睛問道:「娘,娘…,我是大貴,您說什麼,想說什麼?」
黃大貴的母親用虛弱的聲音說著:「餃子,餃子…,我想吃餃子,吃完餃子,我就見你爹去了。」
黃大貴聽見母親這樣說,眼淚如雨水一般涌了出來,他不是不知道,母親的病情隨時都有走的可能,他就是不敢去想,怕這一天來臨,聽母親說要去見他爹,大貴再也沒控制好情緒,大貴哭著從母親的房裡跑了出來。
黃大貴流著眼淚,有些焦急,在家裡翻箱倒櫃。英子看到這連忙問大貴:「大貴,你怎麼了?」
「娘要吃餃子,你也知道,家裡的麥子麵粉早就賣完了,這可怎麼辦?」,黃大貴有些無奈的看著英子。
「要不你去張老大的地里去摘一些回來,他家受災少,還有一些麥蕙,現在天晚了,去摘了,明天再去給張老大講一下。」
黃大貴一聽,喜出望外,有辦法讓母親吃上餃子了。可當黃大貴走出門口的時候,外面已經天黑了,伸手不見五指,吹著大風,下了大雨。黃大貴是一個很怕黑的人,走在路上,他總感覺後面有什麼跟著。蛐蛐的叫聲,雨打在地上的聲音,都聽的很清楚,他感覺這些都在向他宣戰,他兩腿有些哆嗦。不過他一想到母親要吃餃子,還是朝著張老大的地里去了。
當黃大貴摘完麥子回來的時候,全身濕透了,臉色有些蒼白,有些冷的天氣,黃大貴的臉色冒著汗珠,摻雜在雨水裡,還冒著一些熱氣。英子給黃大貴擦著身上的水,看著黃大貴流下了眼淚:「大貴,把麥子磨碎,我們把餃子做好,給娘送過去,她等了很久了。」
過了一會兒,黃大貴來到母親的床邊:「娘,您睜開眼看看,這是什麼。」
黃大貴的母親睜開眼睛看著熱騰騰的餃子,流下了眼淚。黃大貴把餃子用勺子送到他母親的嘴邊,他母親並沒有張口,望著大貴哭了。
「吃吧,新鮮著了,麥子是才摘回來的。」,黃大貴喂了他母親一個餃子,黃大貴準備喂第二個,老人卻搖了搖頭。
黃大貴問他母親:「娘,香嗎?您再吃一個。」
「香,真香,好久都沒有吃過餃子了,剩下的四個給英子吃吧,她好好補一下身子,早點給我生個孫子。」
黃大貴很感動但也一臉的驚訝,他心想母親怎麼知道還有四個,他問道:「娘,您怎麼知道還有四個?」
「你們做餃子的聲音,我聽見了。」
英子在旁邊說道:「娘的耳朵真好使。」
黃大貴的母親打量了黃大貴和英子一會兒,哭著拉著黃大貴的手說了最後一句話:「孩子,娘知足了,知足了……。」,說完就閉上了眼睛。
第二天,黃大貴發現母親就去世了,黃大貴在悲痛中為母親舉行了葬禮。黃大貴後來常對人說:要是那一年收成好一點,就有錢給母親看病,母親吃的也好一點,營養好,說不定就不會走。到了第二年,英子為黃大貴生下了一個兒子,家裡的日子也慢慢變好了起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