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氣死我了」
小白在微信上怒氣沖沖地給我發來這句話,並且發了一堆生氣的表情包轟炸我。問起她怎麼了,小白說:「你知道我那個室友靜怡嗎,居然在其他朋友面前說我特別摳門,連飯都不肯請一頓。我一臉懵逼,認識了這麼久了你也知道的,我請她吃多少頓飯了?還說我摳門,我一頓都沒吃過她的!」
很明顯小白快要氣炸了,我安慰她別著急慢慢說。
小白大三,一直利用空閒的時間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設計助理,前兩天幫公司做了一個很好的創意,得到一筆獎金。回到宿舍跟朋友們聊天的時候說起自己前段時間一直熬夜做的設計稿終於通過了,還得到了獎金。結果靜怡沖小白說了一句:既然今天這麼開心,小白你又賺得這麼多,不如請大家出去吃個飯吧。
小白有些為難:「下次再請吧,我這個月要存錢換新電腦。」接下來宿舍便一片唏噓聲,噓得小白心都寒了。
小白心裏其實很反感朋友們這種三天兩頭就讓她請客的行為,不是小白摳門,而是小白請客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她跟室友們同居了兩三年,平日裡大家關係也不錯,小白是個沒什麼心機的女孩,遇到難過就會找朋友傾訴,遇到開心就會跟朋友分享。小白很努力,不僅在學校可以拿到獎學金,工作的時候更是很拚命,常常賺的錢比大家都多一點。
2.
每逢她拿到獎金或是發了工資的時候,靜怡肯定會問她:「小白,請不請吃飯呀?」
一開始小白覺得都是朋友,大家開心就好,吃頓飯也沒什麼,不用這麼計較。可這只不過是小白單方面的付出,當其他室友兼職賺了錢的時候,小白以為自己也能受到被請客吃飯的待遇,結果朋友們不是說自己吃土了,就是說花完了。
小白說,其實這並不是一兩頓飯的問題,而是我覺得如果朋友總是單方面的付出會很累。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如果對方只是不斷地索取,這段友誼也沒什麼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有些友情是可以庇蔭的樹,可有些友情卻是帶刺的薔薇。
不例外的是,在你身邊或許也有這樣的一個朋友,無論大事小事,當你跟他們分享好消息時,他總愛說一句「不如你請客吃飯啊!」。當你找到新工作時他會說;當你發工資時他會說;當你升職的時候他又在說。
你覺得大家都是朋友,請客吃飯開心開心也沒什麼。可是,請一次沒關係,兩次沒關係,但總是讓你請客的話就沒意思了。
你把別人當朋友,別人把你當飯票。
3.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無論別人賺得多還是少,這都是別人的血汗錢,別人的工資。別人的存款再多,都是需要用來租房、生活和養活自己的,請你一次兩次可以,但誰也不是個傻逼沒必要天天請你。更讓人感到難過的是,當你有錢的時候,平日裡總是請你吃飯的朋友問你請不請客的時候,你只會說:下次吧,我最近沒錢。
別人拒絕請你吃飯的時候你說別人小氣,說別人不夠意思,但你請過別人吃飯嗎?是別人不夠意思還是你自己厚臉皮?
對於請客吃飯這件事來說,我覺得如果別人請過你,你理所當然應該請回去,畢竟誰都不欠你什麼,請你吃飯不是應該的,別人賺的錢沒必要用來養你。如果你沒有做好在朋友請客的時候你下次請回去的準備,那你就應該直接了當的告訴對方:別請客了,我們AA。
之前有個男生留言問我,朋友讓我請客吃飯我拒絕了,他們就起鬨說我小氣,我心裏有點反感了,情緒都寫在臉上。結果他們就跟我說,別這麼敏感啊,都是兄弟跟你開玩笑呢,別生氣啊。
有句話說得好:「只要是因為你開的玩笑,導致別人生氣了,你就應該反省道歉,而不是質疑別人為什麼這麼敏感。」
4.
雖然我也知道有些人是把請客吃飯這句話當做了口頭禪,可是當你讓別人請完這頓飯之後,是不是也應該禮貌性地「回請」一下呢?畢竟大家賺錢都不容易,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更何況,這世界沒人欠你的,沒人有義務有責任賺了錢就要請你吃飯,大家不是你爸也不是你媽。
我們身邊總有這類只會索取不懂得給予的朋友,像在一個宿舍時,你睡覺她卻大聲放音樂的舍友;在一起吃飯時,她點完自己喜歡的菜便直接讓服務員下單;明知道你最討厭二手菸,可她還是肆無忌憚地在你面前抽。
他們一心只圖自己的方便,從不會想是否給別人造成不便;
他們只會向你索取他想要的東西,而從來都不會給予你什麼;
他們只在乎自己是否有好處拿,從不想想別人是否開心。
一段能夠長期維繫下去的友情,靠的不是你的無限忍讓,而是兩個人的共同努力。
fin.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既然有緣做朋友,希望在你對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否也能夠做到。對朋友的要求不要高於對自己的要求,這是為人處事的基本素養。
下一次如果那個總是讓你請客吃飯的朋友再問你請不請客的時候,希望你能夠給他一個白眼順便再懟一句:憑什麼?我欠你了?
不要覺得你的拒絕會讓別人尷尬到下不來台,畢竟那些捨得為難你又不考慮你感受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人。

文章來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