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棒兒子等於沒兒子?劉墉:許多讀書不怎麼樣的孩子,比傑出的子女更孝順

同樣子女、同樣成就,在不同年齡父母的心裡,可能完全不一樣。不是因為子女變差,而是父母不一樣了!

我以前在台北有位鄰居,從他孩子出國留學,就四處得意地張揚,有手機之後更甭說了,四處秀她兒子開的醫院和孫女的照片,三年前老兩口宣布要移民,把房子讓給親戚住,卻沒多久就回來了。

有個棒兒子等於沒兒子?

從此除非有人問,老太太再也不提兒子。不是她兒子垮了,是兒子更棒了,忙得早出晚歸,連老爸老媽看病,都往自己醫院一扔,半夜下班才像敗兵似地帶老傢伙回家,更甭說談心了。

孫女也一樣,不會幾句中文,又在叛逆期,只會聳肩噘嘴翻白眼。老兩口說:「到了洋邦,是啞巴、瞎子、聾子、瘸子,還是棄子,所以,不如歸去!」

常見他們抱著狗,說狗最好,而且特別羨慕賣菜的大娘,說:「瞧!你們多好,孩子多孝順!假日還開車帶爸媽出去玩。」

大娘說:「怎能跟您比呢?當年咱們兩家孩子一起讀小學,一個一路進名校,當了美國名醫,一個老是不及格,只好跟著家裡賣菜。不是天差地遠嗎?」

老太太啐了一聲:「名醫有個屁用!那是給別人養的,只有妳兒子是給自己養的。」

誰對誰錯,我不評論。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問題是當你真老了,好比掉在河裡了,在岸上大喊加油的,遠不如跳下水伸出手臂的。

不要認為人們的快樂有多大差異,當你真老了,才會發現許多窮人並不可憐,他們的快樂只怕比有錢人還多。許多讀書不怎麼樣的孩子,比傑出的子女更孝順。

換個角度,今天如果你還在中年,事業得意,讓你爸媽驕傲,也別以為這就是孝順。你孝在哪裡了?你給他們僱管家司機叫孝順嗎?他們中年的時候,你是他們的驕傲。他們老了,走不動了,半年見不到你一次,是他們的失落。

看著別人子女在身邊,他們不說,心裡傷感哪!

為誰辛苦為誰忙

再換個角度,你年輕的時候拚命賺錢,中年時拚命存錢,老年時還拚命「守錢」嗎?你留給誰?你虧待了誰?你和老伴苦一輩子了,總該過點好日子了吧?

我有個朋友的老媽,被她女兒的朋友騙了半生的積蓄,女兒氣瘋了,想操刀殺了那朋友,老太太臨終卻說:「算了!妳媽這輩子就吃過一次鮑魚和燕窩,提過一個名牌包,都是『她』給的。」

女兒更氣了,說:「那是她用騙您的錢買的!」

老太太苦笑:「她要是不騙我,我也不懂得花,結果留給你們,你們會買給我嗎?」

幾句話,多少感傷!

不浪費是要做更有意義的消費

錢是死的,人是活的!是活人花的,不是死人花的。中國人有儲蓄的美德,確實不該浪費!問題是:戰爭的目的是為和平,工作的目的是為休閒,儲蓄的目的是為需求。不浪費的目的是要做更有意義的消費啊!如果老人不愛護自己,讓子女擔憂,是愛孩子嗎?你節省過頭,把身體搞壞,三天兩頭醫院,消耗的社會資源更大,簡直是不愛國家!

子女懂得照顧自己,讓父母少操心,是愛父母。父母知道愛護自己,讓子女少憂心是愛子女。親子之間,愛護自己、關懷對方,比錢更實在。

網友1:

作者的想法和我一樣,做父母的本來就要努力把自己身體顧好,免得老了更提早造成小孩負擔,而小孩也要努力照顧好自己,為自己人生負責,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事業上。

網友2:

我父母就是,兒子在外面租屋,還每天回來洗澡、睡覺,家裡開銷是我付的,我媽一天到晚說我的不是,說我沒有用,書讀不好,不會賺錢,又離婚,把我說的一文不值,但是,我爸生病,卻叫我出錢照顧,這就是公的和母的不同? 中國人的觀念都一樣,兒子殺人還是兒子好,女兒是賠錢貨,就算100世紀了,還是這樣...新聞上殺人的都是兒子,你有看過女兒殺人嗎?機率很少...

網友3:

父母要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不能老是依賴子女照顧,子女也有他們的壓力,我家是我們夫妻兩老是趴趴造,不是去露營交朋友就是去車聚或是練練瑜珈,挑戰遠征騎腳踏車~等,生活精彩得很,孩子常常找不到我們,哪需要把孩子綁在身邊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但重點是要把身體保養好

網友4:

一對夫妻拚命賺錢供3個女兒出國念書丟下兩老獨自在台灣賺錢...78十歲無人照顧...花兩老至少千萬元...最後丟下父母...我說你應該馬至少帶父母過去同住他說不習慣...這是必然的 ...久了就會習慣...不孝女

網友5:

以前的「養兒防老」是老了有兒女可依靠~

現在的「養兒防老」是老了要防兒女虐待、拋棄~

現代的世代,做父母的別再把養老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趁年輕時一邊養孩子,一邊也要開始計劃自己的老年生涯,計劃好了,老了也能輕鬆自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0889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