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疼愛寶寶當心怨你一輩子

MS News| 2016-04-15| 檢舉

你還在嚼碎食物喂寶寶嗎?當心!要注意寶寶感染上這種疾病。

肝臟是人體內唯一的「解毒」器官,然而近年來,兒童肝臟疾病已是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攔路虎」。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肝病專家18日表示,「接吻病」(EB病毒)正在成為兒童肝臟疾病的重要病源,由其引發感冒、發燒等疾病的患兒中,有30%至50%出現肝臟損傷。

今年3月18日是第16個「全國愛肝日」,其主題是「生活需要愛心,也需要愛肝」。當天,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的數據顯示,該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肝病患兒47837人次,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別接診13457人次、18016人次、16364人次。數據還顯示,接診肝病患兒總人數中,0至3歲嬰幼兒32095人次,4至6歲學齡前兒童1881人次,6歲以上學齡期兒童7222人次。

「在醫院住院患兒中,EB病毒感染引起肝臟損傷的約占到1/4。」該院肝病中心主任李雙傑介紹,EB病毒全稱為Epstein-Barr病毒,人群普遍易感,95%以上的成人攜帶有該病毒,其主要通過口咽分泌物經密切接觸傳染,因此EB病毒也俗稱「接吻病」。

李雙傑表示,根據血清學調查,中國3至5歲兒童EB病毒感染率高達90%以上。而EB病毒感染後,就終生存在於人體血液內,一旦免疫力下降,潛伏的EB病毒就可能再激活形成復發感染。「因此給孩子喂食時,大人不要把食物在嘴裡嚼碎後再喂給孩子。」

在湖南省兒童醫院肝病中心病房,記者看到,7歲的男孩宇宇(化名)和1歲8個月的男孩浩浩(化名)正在接受肝病治療,但宇宇的病情比浩浩要嚴重很多,已經發展為慢性EB病毒感染。李雙傑表示,兩個孩子最開始表現出來的都是眼瞼部浮腫,但浩浩在浮腫出現3天後就被確診感染EB病毒,而宇宇則是患病半年後轉入該院才確診。雖然EB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及預後是由每個人各自的基因表型決定的,但早期發現仍然對治療有關鍵的意義。

李雙傑說,人體不停地從外界攝入各種物質,產生能量與廢物。由於肝臟代償功能強,因此肝臟疾病常具有「無反應、無表現、無感覺」的「三無」特點,非常「沉默」,早期難以察覺。等到出現乏力、厭食、厭油、食欲不振,以及皮膚、鞏膜、尿液發黃等明顯表現時,肝臟已造成了嚴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損傷。「一旦肝臟出現不可逆的損傷,體內的毒素將無法正常分解,人體健康將面臨重大危機。」

因此,每年進行1到2次肝功能檢查是早期發現肝臟疾病的有效方法,同時還要預防「接吻病」。李雙傑表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控制EB病毒傳染的有效方法,目前EB病毒疫苗在國內已研製成功,在不久的將來還可直接接種疫苗預防EB病毒感染。

文章導讀

嚼碎食物喂寶寶還容易引起這些疾病

嚼碎食物喂寶寶,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肝臟受損得肝病,除了這個危害之外,還有哪些危害?

有些老人認為把食物嚼碎後再用手指抹給或嘴對嘴地喂寶寶,這樣食物好消化,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醫生表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喂養方法和不良的習慣,對寶寶的健康危害極大,同時也不利於發育。

1、食物經嚼後,香味和部分營養成分已受損失

經大人們咀嚼的飯菜口味差多了,食物的色香味全都被大人品嘗了,留給寶寶的是一團軟爛的、味道極差的食物。寶寶經常吃這種被咀嚼過的飯菜,也會影響食慾。寶寶雖然牙齒未長齊,咀嚼不好,但是有一定的消化能力,而且人的消化功能要在不斷嘗試各種食物後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因此,不提倡這種喂食方式。建議家長用嬰兒專用器皿把食物做成寶寶可以接受的程度,直接喂給寶寶。

2、影響孩子口腔消化液分泌功能

使咀嚼肌得不到良好的發育。讓孩子自己咀嚼可以刺激牙齒成長,同時還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胃內消化液的分泌,以幫助消化,提高食慾。口腔內的唾液也因咀嚼而分泌更多,能夠更好地潤滑食物,使得吞咽更加順利。

3、可能使孩子感染某些呼吸道傳染病

如流感、流腦、肺結核等。嘴對嘴喂時,如果老人有上述疾病,病菌或病毒很有可能經口腔、鼻腔傳染給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0239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