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發布2015勞動力市場報告
受經濟增長放緩和外籍員工政策收緊影響,
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就業增長速度與前兩年相比有了明顯的放緩,
裁員情況也日益惡化,堪稱迎來了最為嚴重的裁員年。去年裁掉的員工創下2009年經濟危機以來的新高。
新加坡人力部3月中發布了2015年勞動市場報告,報告顯示:新加坡去年共有1萬5580名員工遭裁,
比2014年的1萬2930人多了2成,比金融危機初期的裁員人數略少(當時裁員人數2萬3430人)。
被裁人數從2010年開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去年第四季度達到全年最高
而去年第四季被裁退員工中的很大一部分來自製造業,多數是因為公司關閉、
合併或把業務遷往其他地區而被裁退。
2015年新加坡的製造業裁員達5200人,比2014年高22%。
其中機械製造業失業人數達1680人,其中包括石油鑽井生產業。
這座臨海城市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鑽井平台生產國。
新加坡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沿海企業依靠生產鑽井和船舶帶動發展。
先前公布的裁員數據打破石油產業史最高紀錄。新加坡吉寶船廠的員工們就是最為厲害的受害者,
這恰恰證明油價對新加坡經濟影響的重要性
受困大宗商品,外向型經濟難免受衝擊
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在當前全球範圍內各國經濟都遭遇困難的情況下,新加坡經濟受到衝擊在所難免。
對新加坡來說,海洋運輸、物流業對經濟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市場環境中,身處特殊地理位置、
扼守全球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也不免間接地受到影響。
大宗商品市場的低迷同樣會間接影響新加坡的製造業。傅強指出,
儘管新加坡的製造業總體規模不大,但是在利基市場(指高度專門化的市場)作用並不小。
比如,由於油價低迷,很多海事工程部門會受到較大衝擊,因此製造業下行幅度較大。
「比如海事工程、海上鑽井平台等等行業都是新加坡擁有獨特競爭力的行業。
但石油採掘的下行等相關服務的下滑,也給新加坡企業,例如船務巨頭聖科海事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而在各個細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加坡製造業正是2015年經濟增速下滑的核心原因。
根據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的數據,2015年製造業活動下滑5.2%,
而前一年其增速達到2.7%。建築業增長2.5%,低於此前3.5%的增速。
除了海事相關製造業以外,「新加坡的電子工業及其他製造業儘管規模在世界份額中不大,
但對新加坡而言規模不小,現在全球整體需求出現後退,可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貿工部預計今年我國的經濟增長仍將維持在1%至3%。要是以行業來分的話,面向國內的服務業,例如社區服務和餐飲業等,將繼續依賴人力。
去年向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求助的專業人員、經理和執行人員(PME)比前年同期增加五成。其中近六成個案是尋求就業援助。
負責PME事務的職總助理秘書長鄭德源17日早上在媒體發布會上又紕漏,職總U-PME中心去年3月至今年2月共接獲887宗求助個案,比前年同期的587宗增加51 %。尋求就業援助的個案也從前年的253宗激增至去年的518宗,其中77%來自年過四十的失業PME。 (何其尷尬的一個年齡)
鄭德源援引人力部報告指出,去年被裁員的PME人數大幅增加,「由於今年經濟前景仍不明朗,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PME受到影響。希望這個群體能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得到更多援助和支持。」
以下是新加坡薪資大調查 – 收入最高職業:
1. 專家醫生(medical) $15,266 – $23,843; (surgical) $13,952 – $27,632
2. 海事主管工程師 $9,003 – $11,245
3. 律師 $9,400 – $10,672
4. 首席技術官金融服務 $10,000 – $10,250
5. 商品/衍生品經紀商 $17,630 – $18,369
6. 外匯交易商/經紀商 $14,060
7. 大學講師 $11,475 – $11,713
8. GP /醫師 $8,292 – $10,266
9. 製造工廠 $9,000- $9,441
呼籲檢討就業准證標準
職總在日前提交的財務預算案願望清單中,呼籲政府檢討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標準,確保新加坡員工在職場享有公平機遇。
鄭德源昨早進一步解釋,這項建議主要針對那些員工組成不以新加坡人為核心,也無意招聘和培養新加坡人的領域及企業,目前這種現象只在金融業和資訊通信科技(ICT)業較為普遍。
職總認為,這些僱主在為外籍PME申請就業准證時,應符合更嚴格的條件。如果僱主仍一意孤行,政府可以暫緩審核他們的就業准證申請,甚至規定這些僱主只能僱傭一定比例的外籍PME。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96702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