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春節期間在新加坡的一個感受。此前到新加坡都是出差,這次春節期間到新加坡,純粹是度假,也更能發現新加坡的細節。
新加坡很牛B,也是全球華人的驕傲,彈丸之地,數據令人炫目:新加坡人均GDP4.8萬美元,居全球第五;廉潔傳給你讀僅次於瑞典、丹麥,全球第四;1994年到2001年連續八年國家競爭力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其中政府效率是世界第一。
但在新加坡,最讓我感覺變態的不是乾淨,不是治安好,而是排隊。
1. 新加坡的排隊是變態級的,幹什麼都要排隊,旅遊要排隊,等計程車要排隊,上廁所要排隊。能讓華人這麼老實的排好隊,新加坡是做的最牛的。靠什麼呢?
一個新加坡司機很嘚瑟的反問我:新加坡治安好,你能在馬路上看到一個警察嗎?這裡有嗎?沒有!沒有!好多人新加坡靠的是素質和鞭刑,一個計程車司機曝光了另一個內幕。一個小小的排隊,背後是人性,是效率,是極致。如何做到呢?沒有警察,但做到變態級的排隊和治安。
在電梯上排隊站立的美女。新加坡混血美女多,穿的也性,............感。
遊樂場裡瘋狂的排隊
長達3小時的排隊
打計程車也要排隊
2、一個計程車司機的爆料
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跟北京的的哥一樣,很能聊,也很八卦。為什麼街上沒一個警察,新加坡卻沒人不排隊、不敢扔菸頭?
話聊開之後,計程車司機開始爆料和吐槽。他說,你看,我的菸頭、廢紙都不敢隨地亂扔,得找到垃圾桶才扔。抽支煙,也要找到垃圾桶才抽。我問:街上沒一個警察啊,你偶爾扔一次沒問題吧?計程車司機說:有便衣啊。他指著路邊一個人說,你看他很普通吧,有可能是便衣額。
有一次,他在一個寫字樓後面,忍不住抽了只煙,扔地上後,很快就衝出來一個便衣,罰了300新幣。這算是重罰了,新加坡司機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是3000新幣,一下子就罰掉1\10工資,還是很肉疼的。計程車司機狂吐槽:300新幣啊,我XXXX,他老母XXXX。我很驚呆,新加坡的好習慣,來自於「懲罰教育」。
3、我認為,李光耀不是儒家治理,是法家治理
李光耀是新加坡式管理的創始人。很多人把李光耀的治理方式總結為儒家+西方治理。鄭永年說,是用西方制度實現儒家價值。
很多人爭論,李光耀到底是儒家,還是法家?我認為,李光耀不是儒家方式,是法家的方式。
從現實來看,李光耀發現小學生出現肥胖問題,立即禁止學校再出售油炸食品。新加坡政府甚至用「懲罰教育」來規範國民行為,大街上的廣告牌旁都要表明罰款的價碼,比如,公共場合飲食,罰款500新幣。
李光耀這種法制理念很大程度上來自其在日本占領新加坡時的切身經驗。李光耀親身經歷了日本如何統治被占領區,本人也差點被屠殺。他後來在回憶錄里對日軍[關鍵詞屏蔽]痛加譴責,但也不諱言對他們鐵腕手段的欣賞。
李光耀稱,「日治時期的三年零六個月,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它讓我有機會把人的行為、人類社會以及人的動機和衝動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嚴懲不貸使犯罪活動幾乎絕跡」,故而,「在物資匱乏、人們半餓不飽的情況下,可以夜不閉戶,犯罪率之低叫人驚奇」。
更早的時候,李光耀對英國人講求秩序、實力和效率的風格印象深刻。因為他祖父是一艘輪船上的事務長,在船上,不管溫度、濕度多高,所有船員用餐時都必須穿上衣紐緊扣的白色外套,餐桌上擺放整齊的刀叉和餐巾。
繼續這種對人性深度的洞察挖掘。
李光耀是1994年搞笑諾獎心理學獎的獲獎者。這個搞笑諾獎其實一點不搞笑,是很嚴肅的。
頒獎理由是,作為傑出的負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實踐者,李光耀堅持連續30年在新加坡300萬國民身上研究,對「爭吵、嚼口香糖、喂鴿子」的行為施以懲戒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負強化,是心理學行為主義里的概念。所謂強化,就是通過反饋來影響人的行為。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得到好結果,被獎勵了,他就傾向於再做,這叫正強化。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得到糟糕的結果,被懲罰了,他就傾向於逃避和不再做,這叫負強化。
法家乾的就是「負強化」的事。
街上沒一個警察,新加坡卻沒人不排隊、不敢扔菸頭,表面上靠的是自律教育,靠的是發塊、鞭刑,背後則是做到極致的負強化。
再舉個例子,新加坡人清潔臨街的街鋪,都是一個印度人搞清潔,旁邊一個人拿相機拍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90481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