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來自中國的客工,在早報看到過數篇關於新加坡中介的文章,想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談一下。
我來自中國山東,還沒來新加坡之前,在家鄉交了4萬人民幣(當時約等於8000新幣)的中介費,來的時候給我看的合同是一個月750元底薪,再加加班費,說是星期日也幹活,一個月最少能掙1000多新元。

但是來到新加坡以後老闆給我們算的是750元除以30天,日薪為25元,再乘以26天(每月除掉4天的星期日),只有650元,而且公共假日也沒有錢。
我知道以後就找中介問清楚。中介先是不接電話,接電話以後態度強硬,說就是這麼個情況,要干就干,不幹就送你回國中介費用一分也不退。 4萬元人民幣(8000新幣)對於我這樣的一個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我在家鄉是以1.2分的利息借貸而來,一年的利息費用就接近5000元(1000新幣)。

我從事鐵桶翻新的工作每天接觸的就是柴油和鐵桶內散發的化學氣體,對人的健康造成不少的影響。如果得病,藥費要自己負責。每月加班低於10小時,每月大約能掙到700元左右。年假和各種公共假日都沒錢拿,年終花紅也沒有。

我細算一下,我頭兩年的工作幾乎是白乾。我每月收入平均700元,扣掉住房30元(房租190元,老闆給160元補助),再扣掉200元生活費,每月剩餘450元左右,乘以24個月,凈得1萬800新元,再乘以現在的人民幣匯率4.70元,等於5萬760人民幣,扣除我來新加坡前交的4萬元介費,我只能拿回家1萬760元(2255新元),實際上這錢也幾乎只剛夠我還兩年為中介費貸款給的利息。不知道新加坡人看到這些數字會有什麼想法?

有一年的7月1日是我最倒霉的一天,下午被噴漆的機器絞到了右手的中指,在家歇息了2個月,受傷的手指雖然縫合了,但是相比左手的中指短了1.5厘米。在經過了半年的等待後,終於拿到了1000多元的賠償金。

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期待新加坡有關當局幫我解決任何問題,而是希望新加坡的老闆們善待自己的員工,員工心理沒有負擔了沒有問題了才能專心工作工廠才能見效益,相信這些不用我說,大家都明白。
PS: 給各位一句話:交大筆中介費而工資低於一千的最好別來,上次有網友說遇到一批失去工作的山東人,交了6萬塊RMB,才幹了半年,本錢都還沒有賺到因公司違規被查而倒閉失去工作。看著他們真的很心酸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