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校長,希望孩子們都有美好的前途,我也是一個僱主,希望我的員工都有良好的表現,我談的一些看法,或許會對你有一點幫助,值得你花點時間讀下去。
1 從什麼時候開始找工作
多數的孩子是從大學三四年級開始有意識地準備找工作了,如果你是少數,在高中時代就想著未來你要做什麼的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我相信,你比一般人更有可能擁有一份比較滿意的職業生涯。因為你在選擇讀什麼樣的大學和選擇什麼樣的專業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職業規劃的意識,我也相信,你在開始你的大學生活的時候,腦子裡也會有怎樣應對學習和社交生活的概念,這個概念有或者沒有,你的大學生活會有很大的不同,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一點點地拉開的,之後,也不會很輕易地就就縮短。我的一個學生開始讀國立大學的時候,就和我說,要用大學的頭三年想明白自己要什麼,我想他不需要三年的時間,他從自己到新加坡留學的時候,就已經想明白了自己為啥出國,他所說的三年思考,不過是在考慮如何把自己的心愿和有價值的大學生活具體地結合起來。後來的結果,是他在大學畢業前幾個月,就已經搞定工作,說起來,他的工作在我們這些俗人眼裡還挺令人艷羨的。
上了大學,會有一種聲音告訴你,你應該好好學習,拿到好的GPA,畢業找工作也容易些;也會有另一種聲音告訴你,哪裡還可以這樣死讀書,快快參加課外活動,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你覺得每個人說的都有道理,就是覺得沒有足夠的時間,確保學習和有質量的課外活動兩不誤,怎麼辦?我聰明的學生告訴我說,很簡單,不忘初心果斷選擇:想做技術工作的要明白,太難看的成績僱主會不會懷疑你的智力水平?如果你想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大概要真的多找機會操練自己的溝通能力。選擇就意味著放棄,勇於放棄是第一步。
扯遠了一點,說回找工作,如果你是大三大四才開始想著找工作的話,幾個環節提醒你注意:一是讀專業課時和老師搞好關係,老師會在專業領域中比你更有見底和背景,他的分析、忠告甚至推薦通常會給你很大的啟迪和幫助;二是要認真對待你的實習機會,從找實習公司到實習期間的工作,都要好好對待,它很可能就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三是畢業前兩年就留心招聘廣告,關注你的專業領域中的工作形勢,工作要求,薪水標準,找工作時,會有務實靠譜的要求。
2 對第一份工作,你有怎樣的期待
因為是第一份工作,你沒有比較,儘量不要做是好是壞的評價,給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設立一些的目標:拿到准證、得到PR、了解職場、再認識自己、拿到一份不錯的離職推薦信(這個不容易哦),如果不是忍無可忍,第一份工作建議不少過兩年的時間,基本上第一份工作你要達到的目標基本都可以實現,目標實現了,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留著以後慢慢回味,真的不必太計較。
3 小心你的簡歷和面試
簡歷要早早投,不要等到要畢業了才投簡歷,因為有些職位的空缺,不是在你畢業之後才有,在公司最需要人的時候,不妨以兼職的方式先開始----公司最需要人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拿到工作的時候,如果你的兼職期間的表現還可以,一般公司都會做生不如做熟,把你轉為正式員工。
簡歷簡單明了比較好,重點在你的教育背景和經驗,還有就是你的特別之處,儘量不要超過一頁,頂多就是兩頁,除非有特別能力的證書。避免初級錯誤,如簡歷錯投,叫HR覺得你這個人頭腦都有問題。
薪水是平均水平的要求,最好是可以商量的(可商議不僅僅是薪水要求的高低問題,更主要的是顯示你的做人的彈性和合作態度)。不要太低的薪水要求,這會叫人懷疑你的工作能力,也不要太高的要求(除非你自信能力超群),不然你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面試要準時(建議早點出門,別把時間算得太準時,把交通意外狀況考慮在內是基本的職業素養),衣著頭髮整潔,文件準備齊全(別到時侯才發現少了這件,短了那件)
面試時態度不卑不亢,太謙卑容易叫人小看你,而驕傲的態度當然更是要不得,微笑和快速得體的反應至關重要。
HR會問很多問題,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就是,上網了解公司的文化,在尊重公司文化的前提下,回答問題以情理之中邏輯順暢為原則。
4 試用期別大意
試用期,不等於就是找到工作了,通常的規矩是,給一周的通知你就要走人,所以建議你:
了解公司規定,別犯規,不要看別人怎樣做你就怎樣做,新人就是新人。
用心在你的工作上,儘快上手,要知道你上司的耐心是有限的。
別介意加班,下班前那段時間別一直看著表。
安排些初級的工作也別太介意,積極的態度,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機會。
注意和你的上司彙報,叫他了解你的工作進度。
和所有人友善,但不和任何人拉幫結夥。
如果上司責罵你,別頂嘴,想著接下來怎麼做會有提升,和自己說要想快速進步,就要跟著一個不太通融的上司。
5 給外國學生的忠告
英語會是個大問題,記得不斷學習和進步。「能溝通是第一步,藉由語言融入文化是一生一世的挑戰」
懶惰是工作的大敵,我的觀察,往往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懶,小聰明可能蒙得過考試,但不見得混得過主管的眼睛。
別背後議論是非,論人是非,雖是人之常情,但也是麻煩之源,慎之。
別太計較,就是吃點小虧,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事,別聯想太多。
和再要好的新加坡同事或者朋友相處,也要注意你的表達,留心不小心會說出「新加坡人就是.....「
就算是他在你面前罵新加坡,你也不要參與,這個道理就像一個男孩在女友面前抱怨媽媽,你千萬萬別同仇敵愾地跟著罵。
工作是一個人價值感的體現,也可以是一個人的情感寄託,好好用心經營,會有收穫,請相信生活。
(作者李威是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校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8119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