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臨時工卻被老闆欠下幾百元薪水,若更早知道自身的僱傭權利,或許就能少走冤枉路;人力部在全島各地設「流動診所」,教育並回答僱主和雇員的職工權益疑問。
29歲的經濟顧問黃名國受訪時說,他兩年前當兩周的兼職餅乾銷售員,但1000元的薪水始終沒收到,便向人力部求助,一年後才成功爭取回薪水。
雖然工作前有簽合約,但他找了人力部後才發現合約無效。
原來合約上的公司註冊號碼無效,某些合約條文也不符合法律。人力部職員教導他,今後應上網找已註冊的公司名單,確認公司註冊號碼。
黃名國說:「這次經歷費時長又辛苦,不過我從中學到更多職工權益,往後找工時會更注意。若更早知道這些,或許就不用走冤枉路了。」
29歲家庭主婦李淑雲則說,曾多次通過中介找工作,兩人也成了朋友。當對方要求幫他做行政工作時,她看在朋友份上口頭上答應,沒想到簽合約。
不料,對方以手頭緊為由,遲遲沒給她800多元的工錢。最後她到人力部求助,並上法庭,才索回工資。
如今,她找工作一定要求先簽合約,再問細節,如薪水幾時會進帳。
為確保員工了解基本職工權益,人力部與公積金局從2012年9月推出「維護職工權益」運動(Workright Initiative),至今已有超過5萬2000人受惠,超過一半是低薪工友。
配合這項運動,當局本月在全島各地設立「流動診所」,解答僱主和雇員有關權益的疑問。
今天的「流動診所」將在宏茂橋中央舞台至下午5時,明天則到裕廊東西城(Westgate)。
人力部:加緊審查
『維護職工權益』
人力部每年進行5000個「維護職工權益」審查,讓守法僱主從七成提升至九成。
人力部發言人說,為避免僱主違反僱傭法令,「維護職工權益」已從每年500個審查提高至5000個,目前已進行1萬6000個,讓守法僱主從70%增至90%。
受惠者包括本報日前報道的黃女士(67歲,小吃店廚房助理)。
她說,原本不知能領加班費,直到「維護職工權益」審查員到店內跟她了解後,才發現她少了兩天的應有年假,每周工作超過44小時,應得約幾千元的加班費。
雇員和公眾若知道任何違反僱傭法令的行為,可電郵[email protected]或撥電1800-2219922舉報,信息和身份將保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755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