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眉來新幫往生者化妝,讓死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當年幫新娘化妝,讓新人扮美美出嫁;如今幫往生者化妝,讓死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女郎當起另類化妝師,天天與遺體為伍,5年來處理過的遺體超過3000具。

來自台灣的鐘函君(35歲)外型時髦,感覺像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看不出她原來是終日與死人為伍的遺體化妝師。她任職的「金寶山生命禮儀」去年11月進軍新加坡,鍾函君也因此得以跟創辦人張添芳(45歲)到本地工作。

鍾函君告訴本報,她最初的職業,是一名新娘化妝師,每天為即將出嫁的新娘化妝,確保新娘以最佳狀態出嫁。

「後來姑姑建議我幫遺體化妝,以累積功德做好事,我於是報名上課,5年前出道至今已為超過3000具屍體化妝。」

記者問鍾函君,替往生者化妝,跟替新娘化妝有何不同時,她笑說:「活人很吵,一直說要畫得更年輕沒皺紋;幫往生者化妝,心裡是寧靜的,我甚至還可以跟往生者聊天。」

除了化妝,鍾函君也幫殘缺的遺體修復身體,例如把遺體不同部分縫接起,再根據往生者的照片,用粘土和蠟重新塑造完整身體。

她讓記者看的照片中,有些頭部已腐爛出大洞,也有一些頭部幾乎不見,但她都會耐心地塑造一張完整的臉,讓往生者漂亮地離開。

「修復完後,有時反而覺得他會比較和藹可親,沒有痛苦,看了也會跟著微笑。」

把往生者打扮漂亮讓她有成就感,尤其是看到家屬心情因此變得比較好,少一點遺憾。

「有些家屬原本很憂愁,但看到修復後的完整遺體,就會微笑含淚地握著我的手。他們的一聲謝謝,就夠了。」

鍾函君去年11月從台灣來本地,希望把這門技術帶進新加坡,讓往生者有尊嚴地離開。

引進遺體SPA服務

台灣有遺體SPA服務,幫遺體沖涼、吹頭髮、敷面膜和做美甲等,本地和台灣的殯葬文化差異大。

「金寶山」創辦人張添芳(45歲)原本從事建築業,去年決定踏入殯葬業,直接進軍本地創業。

他觀察到,本地殯葬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希望能引入台灣禮儀來推動發展。

他也發現本地的殯葬過程和台灣有所不同。

他舉例:「本地普遍把屍體內掏空後再注入防腐劑,而台灣會用冰櫃和乾冰來保存屍體,遺體甚至可收一個多月。」

公司也引進台灣常見的遺體SPA服務,為遺體沖涼、吹頭髮、敷面膜和做美甲等,讓往生者有尊嚴地離開,而家屬也能在一旁參與,陪伴往生者走最後一程。

憶台灣澎湖空難 提一袋袋屍塊拼湊修復屍體

前年台灣澎湖空難的罹難者個個被燒得面目全非,遺體化妝師拿著一袋袋的屍體塊,像拼圖一樣把遺體拼湊並修復完整。

澎湖前年7月發生空難,鍾函君當時為罹難者化妝修復。她形容,死者屍體已經焦黑得面目全非,骨頭都已燒成像木炭,慘不忍睹。

工作人員必須把炸碎的屍塊一個個撿去鑑定DNA,再把屬於同一個人的屍體塊都放進一個袋子裡。

她敘述:「他們把一袋袋的屍體送過來,我們就必須把現有的拼湊起來,沒有的就儘量幫他們修復,過後再穿上衣服。」

他們幾個人一天共處理30多具屍體,她說:「時間非常緊迫,很可惜沒能把每一個人做得最好,覺得有點遺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738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