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獅城就業人數增長驟降,外地人就業人數增長減緩的背景下,新加坡去年全年的總就業人數預估增長顯著放緩。當中,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就業人數去年預計只增加100人,增幅近乎零。
不過,人力部長林瑞生相信,隨著各界加大力度推高就業參與率,包括提高重新受僱年齡頂限,為雇員提供更多親家庭的靈活工作安排,以及打造適合年長者的工作環境,新加坡人就業率零增長的情況在未來五年里,不會是個「新常態」。
人力部昨天(28日)公布去年全年勞動市場報告,預估數據顯示,2015年的總就業人數比前年多出3萬1800個,這個0.9%的增長率是自2003年來的新低。當中,本地人就業人數在2013年和2014年強勁增長後,去年預計只增加了100人。2014年的相關增幅是9萬6000人(或4.4%),2013年則是8萬2900人(或4%)。
人力部指出,去年疲弱的新加坡人就業增長率主要因為不少零售業散工離職,製造業(包括海事業)和房地產等領域的增長也放緩了。不過,仍有更多新加坡人加入了行政及輔助服務,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專業服務以及金融及保險服務等領域。
林瑞生在媒體招待會上說,人力部將持續與企業和經濟機構等緊密合作,協助個別企業和領域做出種種調整,希望從今年到2020年的五年里,本地人每年的就業增長率可突破零,平均達到1%。
他也強調,去年的零就業增長率並沒有推高失業率,新加坡人的實際工資也增加了。
預估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經季度調整的整體失業率比上一季度微跌0.1個百分點,達1.9%。2015年全年的平均失業率保持在1.9%,居民和公民的失業率分別是2.8%和2.9%。自2011年以來,這些數據大致上都保持不變。
林瑞生重申,人口老齡化、嬰兒潮一代逐步退休是不爭的事實,但目前不能讓收緊引進外籍員工的政策「U轉」,否則之前落實經濟轉型所做的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談到就業市場發展是否已出現瓶頸,林瑞生說,正如個人要越來越瘦才能不斷勒緊腰帶,若要就業市場不陷入瓶頸,企業要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不斷提高生產力,員工則要不斷提升以提高受僱能力。
實際工資中位數上升了7%
勞動市場持續緊縮、一些領域仍面對人手不足問題,提高了新加坡人的工資中位數。新加坡公民去年6月的名義工資中位數(包括僱主公積金)同比增加6.5%,達3798元。把緊縮的情況計算在內,實際工資中位數去年則上升了7%。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28日在國會辯論政府施政方針時,對去年全年勞動市場預估數據做出回應。他認為,這些數據及時提醒大家應加大重組經濟的力度,尤其是壯大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工作隊伍,不讓專業人士、經理和執行人員(簡稱PME)陷入困境。
職總建議對外籍PME人數設限
他建議在員工組成不以新加坡人為核心,也無意招聘和培養新加坡人的領域裡,仿效以外勞頂限控制工作準證和S准證人數的做法,規定只能雇用一定比例的外籍PME。他也認為這些領域為PME申請就業准證時,應符合更嚴格的條件。
就預估數據,新加坡聯昌國際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受訪時說,面對外部經濟環境不樂觀等逆風,要不是勞動市場保持緊縮,新加坡人的就業增長率恐怕會是負數。
他說:「目前還有不少就業機會,但視不同領域而言,求職者相信將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首次加入職場者也不應過於挑剔,大家都要有更現實的預期。」
你的一個贊就是我們的動力,來我們粉絲頁來贊一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7261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