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去年年底的氣溫高,加快了伊蚊的繁殖和成熟周期,導致近幾周骨痛熱症病例增加。國家環境局網站截至19日的數據顯示,骨痛熱症黑區增加至132個,當中31個因曾出現10起或更多的病例而被列為紅色警戒區,其餘的101個則為黃色警戒區。
獅城骨痛熱症病例持續增加,本月10日至16日共出現628起新病例,比前個星期的單周最高紀錄多出81起。
另外,單在本月18日就出現120起新病例,比4日和13日的各104起新病例多16起,刷新了單日最高紀錄。

國家環境局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9日,骨痛熱症黑區增加至132個,當中31個因曾出現10起或更多的病例而被列為紅色警戒區,其餘的101個則為黃色警戒區。截至上周二的黑區只有123個,一周里增加了九個。
由於厄爾尼諾現象使去年年底的氣溫比往年稍高,較炎熱的天氣加快了伊蚊的繁殖和成熟周期,導致近幾周骨痛熱症病例有所增加。
義順環路和81街成受關注黑區
現有黑區中,淡濱尼1道、3道、4道、8道、81街和91街的情況最嚴重。這些黑區從上個星期的196起個案增至235起。
北部的義順環路和義順81街近日也成為受關注的黑區,從上個星期的8起個案激增至60起。
居住在義順81街第821座組屋的陳金髮(70歲,退休者)的兒子是新增個案之一。
陳金髮說:「我的兒子上個星期患上骨痛熱症,入院幾天後才康復。我們現在也學會作好防蚊措施,除了在家門裝上蚊帳,我們也會確保家中無積水,並噴驅蚊液。」
環境局表示,從2013年3月起,新加坡流行的主要是第一型病毒血清型(DENV-1 serotype)骨痛熱症,但目前感染第二型病毒(DENV-2 serotype)的個案已占據所有病例中的三分之二。新加坡流行的主要骨痛熱症病毒有所改變以及氣溫的升高,都是導致骨痛熱症病例激增的可能原因。
義順集選區議員李美花受訪時說:「骨痛熱症是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我們正與市鎮會和環境局合作,努力改善情況。我也要呼籲居民重視骨痛熱症的問題,要定期去除積水,也要定時噴驅蚊劑。只要齊心協力,我們就能克服困難。」

1.骨痛熱症會傳染?
骨痛熱症(Dengue Fever)是由一組家族病毒——節肢動物傳染病毒(arbovirus)所引起,而這是通過伊蚊(Aedes mosquito)為傳染媒介,導致身體容易出血,並可影響身體器官的運作。
一般的骨痛熱症可分為4種菌株,當人們受到到其中一種菌株感染時,只會對此菌株產生抗體,而以後仍可能受到其他菌株病毒感染。
骨頭熱症並不會直接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而互相傳染。只有當伊蚊叮咬一名患有骨頭熱症的病人,導致病毒進入伊蚊中,再藉由這伊蚊叮咬另一人才會使病毒傳播到那人身上。
要降低患病風險,避免骨痛熱症病毒散播,就要防止伊蚊滋生。
2.骨痛熱症與瘧疾一樣嗎?
骨痛熱症和瘧疾(Malaria)屬於兩種不同病症,致病原因也不一樣。骨痛熱症是由病毒引起,而瘧疾是寄生蟲所致。雖然兩者都可通過蚊子傳播病症,但蚊子種類並不同。
此外,治療骨痛熱症沒有指定藥物,但瘧疾有特定的藥物可服用。
3.是骨痛溢血熱症縮寫?
有許多人把「骨痛熱症」當作「骨痛溢血熱症」(Dengue Hemorrhagic Fever)的縮寫。事實上,骨痛溢血熱症屬於更嚴重的骨痛熱症類型。梁副教授表示,骨痛熱症的嚴重程度可以很廣,如輕微發燒到典型的骨痛熱症、及較嚴重的骨痛溢血熱症,甚至是更為嚴重的骨痛休克綜合徵。因此,醫生可根據個別的病情嚴重性對患者進行歸類。
4.出現發燒和身體酸痛
發燒和身體酸痛並非就意味患有骨痛熱症。梁副教授指出,有很多其他病毒感染也可導致類似症狀出現,而有些人在患骨痛熱症時,可能不會顯現出任何病態。一般常見的骨痛熱症症狀包括:
◇發燒
◇頭痛
◇肌肉和關節疼痛
◇冒出不同種類的紅疹或引起瘙癢
◇有溢血跡象,如鼻子、牙齦出血,或因為有助凝血的血小板減少,而導致身體其他部位容易出血
◇容易因撞傷而有瘀傷和腫脹症狀
此外,人們也需要特別留意是否出現持續嘔吐、腹痛、出血和無精打采的現象,因為這些都是骨頭熱症的警示徵兆。

5.患骨痛熱症需要住院?
患者大多時候其實不一定要入院,也沒有特定針對骨痛熱症的藥物得服用。他們可先去求醫, 並由醫生斷定情況的嚴重性。若醫生許可,便可在家中多休息,並確保體內水分充足。
患病期間,病人無需特別擔心發燒所導致的食欲不振現象。最重要的是注意補充水分,特別是多喝等滲飲料(isotonic)或是清水,這不包含咖啡、茶或酒精,且維持良好的排尿習慣便可。若是任何危險徵兆出現時,應儘快求醫。
6.病情好轉病情穩定?
其實不一定。骨痛熱症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熱期(Febrile):發高燒,可達39度。血小板基本處在正常水平,不易被診斷出是骨痛熱症。
·第二階段,關鍵期(Critical):病人可能感到肚子痛,或全身出現如龍蝦般顏色的皮疹或是紅斑、淤青等症狀。高燒開始退,患者可能誤以為病情好轉,但血小板數值這時卻可能開始下滑。血小板的正常值男女都一樣,每立方毫米血液里有15萬至40萬個,患者則可能降到10萬以下。若情況沒改善,患者除了嚴重脫水,微血管也可能有類似「裂縫」的症狀,液體成分如血漿可從血管里溢出至肺部或是腹腔,導致血壓過低,嚴重者甚至可出現休克症。
·第三階段,恢復期(Re-absorption):血小板數值上升,體內血漿溢出的現象逐漸改善,身體狀態慢慢恢復正常。唯有在這階段,患者身體的血容量恢復正常,才可確定病情是否穩定。
7.骨痛熱症會致命?
若情況嚴重,骨痛熱症可致命,但只要嚴密監測患者體內的血容量,避免嚴重脫水,就算患上骨痛休克綜合徵,還是可以成功獲得治療。
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臟和腎臟病患者,因為無法補充過多水分,就得諮詢醫生及密切監測身體情況,必要時可調整所服用的藥物劑量。
8.只會在白天被叮咬?
除了白天外,只要是燈光明亮的空間,人們都可能被伊蚊叮咬。要防治伊蚊滋生可參考以下國家環境局(NEA)所宣導的「滅蚊5步驟」。
1.每隔一天更換花瓶的水;
2.每隔一天清除花盤積水;
3.將水桶和裝水容器倒放;
4.將曬衣竿撐管蓋好;
5.每個月疏通阻塞屋頂檐槽,加入BTI殺蚊藥。

你的一個贊就是我們的動力,來我們粉絲頁來贊一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584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