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逾2萬投資退款拿不回 消協助阿婆取回全額

以索取20年前的分時度假退款為誘,78歲阿婆被教唆掏出2萬8000元儲蓄來投資新項目。阿婆幾天後要求取消投資,對方雖已同意,但遲遲不肯退款。

阿婆為索回辛苦積攢的儲蓄,找上消費者協會幫忙,幸好最終成功拿回全額退款。

阿婆賈女士(78歲,退休人士)在1995年花了1萬5000元買了一項分時度假投資。她原以為分時度假可以讓孩子們去旅遊享受,但始終都沒落實。

這些年來,阿婆並沒有終止分時度假的合約,也沒有支付管理費,所累計的債務相信有數萬元。

誰知道時隔二十年,阿婆在去年9月突然接到幾通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聲稱是分時度假的職員,要幫她索回20年前所支付的款項。

「他說可以幫我拿回60%的錢,剩餘的40%則用來支付行政費。我想,『無魚蝦也好』可以拿回60%的錢也不錯,所以就去他們在新達城的辦公室了解詳情。」

阿婆說,對方指她多年沒有繳管理費,建議她再拿錢出來投資。

「我只是要索回我投資的錢,然後把我的名字從合約去除,但對方卻一直遊說我再投資新的項目,語氣聽起來咄咄逼人,讓我感覺有點害怕。」

阿婆在對方的遊說下,最終開了一張2萬8000元的支票做投資。

阿婆表示,她回家後和家人討論有關投資,被女兒訓罵了一頓,才發現這是一個「有問題」的項目。於是,她決定取消投資。

後來,對方雖然接受了她的取消申請,也發了一張「取消合約」的信件給她,但卻一直遲遲沒有把支票退回給她。

當初的1萬5000元不僅半分都沒索回,還被對方扣住2萬8000元,阿婆無奈之下,只好向消協求助。

櫃檯職員稱公司已搬走

遲遲等不到退款,阿婆曾攜律師上門要求對反交代清楚,但卻被拒於門外,櫃檯職員還稱公司已搬走。

為了拿回錢,阿婆找了一名律師陪她一同上新達城找對方商談,但卻連辦公室的大門也進不去。

「他們不讓我們進入辦公室,大樓的櫃檯職員還指那間公司已搬離,我們根本沒機會和他們面對面說話。」

律師建議阿婆向警方報案,並且尋求消協的幫助。

阿婆最終決定向消協投訴,並成功把支票拿回,保住了她多年的儲蓄。

「我因為一時的貪念才會被他們遊說,再進行投資。我慶幸消協能幫我拿回這筆錢,也吸取一次寶貴的經驗。

分時度假投訴個案

●2014年 51起

●2013年 132起

●2012年 130起

(多數的投訴是因為消費者遇到無法履行承諾、做出虛假陳述的分時度假公司)

消協貼士

1)在保護消費者公平交易法令(CPFTA)下,在2009年4月15日之後所簽署的分時度假合約的客戶都可享有五日的「冷靜期」。分時度假公司在這五天內不能向客戶索取定金和讓他們簽署任何付款的條約。

2)消費者若要在「冷靜期」的五天內取消合約,必須把「取消通知」表格填寫後,通過郵寄或親自把文件送上門,確保對方已收到。

3)在購買分時度假時需多加謹慎,特別注意那些無法驗證的索賠,或要求你升級會員、使用強壓銷售方式和缺乏退款條例的公司。

4)消費者若無法解決問題,可撥消協熱線61000315投訴、上網至http://www.case.org.sg/complaint_onlinecomplaint.aspx備案,或到位於錦茂路的消協總部尋求援助。

新聞背景

無論是付錢購物,或買服務,消費者都希望物有所值。但如何確保不陷入貨不對辦或被敲詐的局面?

《聯合晚報》與新加坡消費者協會聯合推出《消費糾紛事件簿》系列,帶你進一步了解一些行業發生的消費糾紛,通過不同個案吸取經驗,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遇糾紛時也知道如何維護自身權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512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