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籠咖啡店生意難做 紛變身廉價商店與餐館

禁酒令全面實施後,芽籠一些咖啡店生意做不下去,有業者捉緊商機進軍芽籠租下店面,把咖啡店變成廉價百貨商店和冷氣餐館。

素有新加坡「美食天堂」之稱的芽籠,在人潮最鼎盛的時期,幾乎每個巷角都設有咖啡店。但在禁酒令實施後,酒類管制嚴格,多間咖啡店無法獲得「酒牌」而流失大量顧客,被迫結束營業。

頂下這些巷角單位的新業者,選擇開拓新業務,包括開設百貨商店和冷氣餐館。

在芽籠9巷、23巷和25A巷有三間分行的和利百貨老闆佘偉傑(32歲)表示,他近兩年在芽籠開設了多兩間分行,而這兩間店鋪的前身都是咖啡店。

佘偉傑表示,選擇在芽籠擴充業務,是因為看準那裡的客工人潮。

「我們所賣的物品都是走廉價路線,專賣那些適合客工的日常用品。」

他還說,巷角是芽籠最「黃金」的地帶,「我們以前一直都有意頂下那些巷角的單位,但是都沒有人出租。現在時機成熟了,是我們進軍市場的時候。」

不久前在芽籠4巷新開幕的「活粥王」的前身也是一家咖啡店。老闆張證翔(33歲)和林立峰(48歲)受訪時表示,雖然芽籠酒類管制嚴格,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要在這裡設立餐館。

「像芽籠那麼具有豐富夜生活的一條街,是新加坡獨一無二的。我們看準了這裡的人潮,所以在這裡開業。」

雖然芽籠飲食業已非常成熟,但兩人表示對他們的粥品有信心,且相信餐館多元化的菜色能夠吸引到不同顧客上門。

壓低二成租金 業主縮減虧損

芽籠人潮流失,業主遲遲無法尋得新租戶,壓低租金約20%,縮減虧損。

佘偉傑表示,他在芽籠9巷的分店是在不久前才剛開始營業。

「芽籠人潮在禁酒令實施後大大減少,咖啡店在結束營業後遲遲沒有租戶肯以之前的高價頂下店面。」

雖然佘偉傑不肯透露最終以多少錢與業主達成協議頂下店面,但他表示數額比原先少約20%。

「活粥王」老闆林立峰也說,之前在那裡的咖啡店已停止營業約一年,而業主在這段期間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新租戶。

他說:「雖然我們以前一直看準要在芽籠巷角的位置開餐館,但是每月租金近2萬元,實在是太貴了。」

林立峰表示,如今這一帶的租金已全面下降,他們才敢租下店面開餐館。

業者:酒類管制若持續 恐無法長期經營

業者表示若政府持續在芽籠嚴格實施酒類管制,他們擔心那裡的人潮將會繼續下降,無法長期維持業務。

和利百貨老闆佘偉傑表示,他的顧客群主要是客工。

「吸引客工來芽籠的主要原因還是酒。現在不少客工宿舍已搬離芽籠,如果管制持續下去,芽籠就會失去它的吸引力,漸漸變成一座死城。」

他表示,最新簽署的租約是三年,希望政府會放寬管制,恢復芽籠之前的風采。

「活粥王」老闆張證翔說,他也希望當局會頒發酒牌給餐館。

「雖然我們不像專門賣酒和茶水的咖啡店,但是如果顧客在用餐時可以喝酒,將會是錦上添花。」

張證翔還說,為了應付酒客,他們還特地在餐館裝上玻璃門和冷氣,確保酒客是在不干擾他人的情況下享有酒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8344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